1戰鬥機的即將大規模服役,海軍在中日戰爭一結束,就是把天山號以及武當山號送到了海軍造船廠,把液壓彈射器拆掉,然後換裝蒸汽彈射器,等到了1945年下半年,屆時的中國將會擁有四艘可完全搭載並運用噴氣式艦載機的大型航空母艦。
至於原有的青山級航空母艦也已經是確定並會輪換陸續進行升級改裝,前期改裝主要還是集中在青山級的前面服役的六艘直通甲板型,海軍準備一艘一艘的改裝,把他們改成斜角甲板,順便換裝蒸汽彈射器,以求讓這些青山級航空母艦也具備最低限度的起飛和降落噴氣式艦載機的需求。
不過海軍方面也知道,這些三萬多噸的航空母艦雖然說是運作螺旋槳式艦載機的最佳噸位,但是對於噴氣式艦載機來說還是顯得太小。而中國海軍前幾年就開始謀劃著全面進入噴氣式飛機的時代了,而這也是中國海軍在確定了最後四艘五臺山級航空母艦的建造後,就是全面停止了中型航空母艦的研發和建造,並把主要精力都集中到了超級航空母艦上,
除了1941年確定的九連山級超級航空母艦外,在1943年又是提出了更加龐大的超級航空母艦計劃,以作為九連山級的後續艦,並在1944年上半年完成了初步設計,中日戰爭一開始,海軍就是正式開始了該級艦的建造工作,而由於華山號的戰沉,為了紀念華山號的功績,把該級超級航空母艦的一號艦更名為華山號,而這一級的超級航空母艦自然也就成為了華山級。
從這個時候開始,可以說中國海軍已經是全面朝著超級航空母艦的路子在發展,當然了這也不是說一下子就把青山級以及五艘老式航空母艦全部扔掉不用了,這年頭中國海軍的龐大威脅力,實際上還是來之於那十幾艘青山級以及五艘老式航空母艦,這些和天山級以及另外兩艘輕型航空母艦一起,使得中國的現役艦隊航空母艦的數量達到了二十三艘之多,而1945年還將會有陸續六艘航空母艦服役,到時候中國海軍的航空母艦數量就會達到二十九艘。
而這個數字雖然看上去很多,但實際還沒有美國人多,人家美國人的埃塞克斯級就有三十多艘的建造計劃,另外還有多艘中途島的建造計劃,然後還有多艘獨立級輕型航空母艦,真正到了1945年的時候,保守估計美國海軍至少比中國要多出十艘以上的航空母艦。
受限於國內造船工業規模的影響,和美國人拼航空母艦的數量是不理智的,中國海軍幾乎蒐羅了國內所有能夠承建大型軍艦的造船廠,也才堪堪造出十四艘青山級航空母艦了,然而美國人那邊單單一個埃塞克斯級就下了三十多艘的訂單,而且這些訂單將會在1945年底前全部完成,這等造船實力是中國無法比擬的。
所以中國海軍才是換了個方式和美國海軍競爭,那就是當你美國海軍還用著螺旋槳飛機的時候,我已經開始用噴氣式艦載機了,到時候可就不是航空母艦數量上的距離,而是艦載機之間差一代的距離,而且因為噴氣式艦載的出現,到時候大量中型航空母艦的作用就是迅速下降,海戰核心就會被超級航空母艦所取代,而現在美國人滿打滿算也就只有在建的那幾艘中途島級,可沒有什麼其他超級航空母艦已經開工並建造了,如此到時候中國在超級航空母艦這一塊上就會佔據極大的優勢,而美國人大量擁有的中型航空母艦作用就會迅速下降。
當然這是以後的事情,現在嘛,外界關注的不是什麼噴氣式艦載機也不是什麼超級航空母艦,而是中國把部分現役航空母艦調往印度,並歸屬第三艦隊所轄,等到了1945年初的是,第三艦隊已經轄有了六艘航空母艦的實力,和美國以及英國的海軍在印度洋上進行對持。
中國海軍在太平洋局勢依舊緊張的時候抽調大量兵力進駐印度洋,自然會讓人產生各種各樣的聯想,比如說是不是中國的戰略重心已經南移,並且是準備對印度動手了?還是說想要進軍阿拉伯海域進軍中亞,甚至說進入地中海甚至大西洋。
而當人們聯想到中國陸軍也是同一時間裡往中亞和西伯利亞方向上增兵的時候,一個個都是拍著胸脯說中國肯定是要對印度和伊朗動手了。
實際上他們猜的也不算錯,一月十七號,伊朗代表團愁眉苦臉的來到南京,然後在顧維鈞這個中國外交元老的恐嚇威脅之下,被迫簽署了中伊互保協議。
該協議雖然表面上是說中國和伊朗兩國中的任何一國遭遇其他國家的侵略時,另外一方都有義務和責任出動包括軍事力量在內的援助,兩國達成了事實上的軍事同盟關係。
然而實際上,該協議卻是讓中國正式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