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部分(1 / 4)

小說:辛亥大軍閥 作者:換裁判

但關鍵的是太平洋上和美國的對抗,到時候演變下來的結果可就是中國和美國之間會爆發全面規模的戰爭,而憑藉兩國的軍事潛力一時間也分不出勝負,到最後就會演變為消耗性對抗。

屆時中國的沿海工業地區就得面臨美國海空軍的大規模轟炸,陳敬雲覺得最後要結束戰爭,非得把核彈研發出來然後讓紐約扔幾顆才行。

這打下去的話就是個兩敗俱傷。

然後就出現了一個最為重要的問題:如此情況下中國能夠得到什麼?陳敬雲能夠得到什麼?

陳敬雲板著手指頭算,發現中國什麼好處也得不到,東南亞?中國現在就已經差不多給拿下了,而且還避免了和美國以及英國爆發戰爭的情況下拿下了。

至於北方地區,陳敬雲覺得現在已經是最好局面了,任何的改變都是對中國的不利。

實際上1941年上半年的時候,對中國而言已經是處於極為有利的戰略地位了,中國已經沒有必要去改變什麼,除非其他國家逼著中國進行改變。

只要陳敬雲不想著統一全球的美夢,基本上中國已經沒有對外發動戰爭的必要性。

但是這個世界又不只有中國一個國家,這個世界局勢又不是陳敬雲一個人說了算,中國不是說想置身之外就能夠置身之外的,比如德國如果進攻蘇俄,蘇俄撐不下去的話中國就得對蘇俄進行支援,又比如東南亞地區,如果德國最後失敗了,人家英國和法國來個重返亞洲的話,陳敬雲一樣會麻煩很大。

又比如日‘本,萬一日‘本突然和中國翻臉的話也是個大麻煩。

世界局勢進行到了這一步,基本上已經不是各國政府所能夠控制走向的了,而是一連串的發展所帶動的必然性結果。

這一點陳敬雲知道,其他人也知道,要不然其他國家的外交人員怎麼會跑來南京呢。

德國人想要和中國結盟,日本人也想要得到中國的支援,英國人和美國人極力避免中國加入德國或者日‘本的陣營中。

1941年上半年,完全就是一個混亂無比的年代!

第七百七十二章 高歌一曲

第七百七十二章高歌一曲

在全球局勢一片混亂的情況,中國進軍東南亞六國雖然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各國包括英美蘇的反對,但是中國在東南亞地區的存在是早已經存在,而且這也表示英美蘇反對就能夠阻止中國向南擴張的,英國人和美國都不願意冒著和中國開戰的風險和中國全面決裂,英國人現在還是一團糟糕呢,可沒有什麼精力去管東南亞各族人民的死活。美國人的孤立主義導致他們現在都還對著歐洲德國的擴張都保持克制呢,不是羅斯福想要參戰就能夠參戰的。

至於蘇俄,態度就更加微妙了,作為中國傳統上的敵對國,蘇俄和中國的關係無疑是惡劣的,這種情況哪怕是在兩國去年正式簽訂了停戰條約後依舊沒有得到改善,這從雙方在西伯利亞和中亞地區依舊重兵對持就可以看的出來,從蘇俄的利益角度上看,他是把不著中國把戰略重心向南轉移的,最後是中國和美國以及英國這三個他們眼中萬惡的資本主義國家爆發全面戰爭,如此就能夠為蘇俄直接減輕大量壓力。

中國進兵東南亞六國,這一次世界大戰中的首次擴張,而且花費的代價極小,軍事上的代價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就為中國帶來了龐大的利益,這裡頭的利益不僅僅使得代表著廣闊的出口市場,更重要的是讓中國從東南亞地區獲得了大量的戰略資源,比如天然橡膠、糧食。這兩樣可是之前中國一直大量進口的物資。

東南亞六國的糧食,尤其是越南地區和泰國地區的稻米一直都是中國的重要進口物資,中國國內地區的糧食增長實際上一直都是難以滿足國內的人口增長速度的,每年都需要進口大量糧食,而糧食進口的主要地區就是東南亞地區。另外天然橡膠也是中國急需的物資。

天然橡膠,除了普通的工業生產所需外,也是軍隊的必須物資,最主要是用來各種輪胎上,比如卡車輪胎,飛機輪胎,甚至連坦克的負重輪都是需要橡膠的。坦克雖然表面看上去是純粹的鋼鐵怪物,但是內部依舊有著不少橡膠,用量最大同時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負重輪外層所包圍的那一層厚厚的橡膠,為的是減少坦克行走時的震動、噪音,增加履帶壽命。用全鋼製造負重輪和全鋼履帶的話雖然勉強也能用,但是缺陷非常大,如果不是橡膠極度缺乏的話是不會這樣做的。

中國一直都是需要大量進口橡膠的,雖然之前和英國以及荷蘭簽訂了橡膠供應保障協議,但是這種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