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部分(2 / 4)

小說:辛亥大軍閥 作者:換裁判

協議卻是沒有什麼保障力的,頂多就算是一口頭約定。當荷蘭所屬的印度尼西亞被日‘本佔領後,中國和荷蘭的橡膠供應協議自然也就作廢了,中國轉而從日‘本人手中進口印度尼西亞產的橡膠。

而由於印度尼西亞這個重要的橡膠產地被日‘本佔領,英國和美國能夠利用的橡膠產量也是迅速降低,去年年底開始就已經開始減少對中國的橡膠供應,這讓中國的橡膠儲備逐漸下降。

如今控制了東南亞六國後,陳敬雲可是打算把這一片地區的所有資源的都控制在手裡,更不要說天壤橡膠這種重要資源了。儘管從東南亞六國手中獲得的天然橡膠產量總數不算多,但是比沒有強不是。

為了解決國內橡膠的缺乏,中國和德國、蘇聯、美國一樣,開始大力發展人造橡膠,產量從去年的數千噸已經開始猛增,1941年的第一季度中國的合成橡膠產量就已經達到了六千噸,幾乎是過去兩年裡的總產量,這個數量雖然遠遠無法滿足中國對橡膠的消耗量,但是這個數字還在劇烈增加中,而且是翻倍翻倍的增加,國內好幾個大型的合成橡膠工廠已經正在進行緊張的施工,預計明年達到七八萬噸的合成橡膠產量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屆時就可以極大的緩解中國的橡膠缺口,畢竟中國的橡膠雖然用的多,但是也就幾十萬噸而已,去年進口的橡膠總量實際上只有十八萬噸而已,今年進口的橡膠數量應該還會進一步提高,這裡頭主要是因為日‘本控制了印度尼西亞和中國控制了東南亞六國,讓中國的橡膠進口數量得到攀升,預計能夠達到三十五萬噸左右。

然後加上國內海南、雲南、廣西等南部省份種植的本土天然橡膠的幾萬噸產量,估計也能夠滿足對橡膠的龐大需求,這裡說的需求也不單單是指本年度消耗量,和其他缺乏戰略物資一樣,中國也得做一定的戰略物資儲備。

這個就和各國囤積中國出口的鎢礦用作戰略儲備物資一樣,中國也會囤積一些自身所缺乏的物資。

這裡就可以看的出來,隨著中國的橡膠消耗量一天一天提高,尤其是擴充套件軍備後橡膠消耗量大幅度提高,只單純的依靠進口天然橡膠已經是無法滿足國內的需求了,發展合成橡膠幾乎是必須的。

出兵東南亞在中國國內也是受到了極大支援,軍方嘛不用想的,這些人整天都想著打仗立軍功,更別說出兵東南亞對於軍方來說,是可以把中國的南方防禦圈擴大到整個東南亞地區,最大程度上的避免本土南部省份遭到各種打擊。對於國內的資本家來說,出兵東南亞各國所代表的就是龐大的出口市場和新增的資源供應地。

而對於那些滿腔熱血,滿腦子都是華夏復興的民族主義者來說,這無疑是為華夏民族爭取生產空間,重登世界之巔的重要一環。

對於普通民眾來說,在國內眾多的正面宣傳下,也是認為出兵東南亞是一件大好事,至於對他們本身有什麼好處?

誰知道呢!

五月,南京大劇院,這座在三十年代初期國內大建設期間興建的劇院規模宏大,內部裝飾富麗堂皇,可以容納近千人觀看大型音樂會,此外還有一個可以容納七百多觀眾的歌劇廳。這座帶有濃厚藝術氣息、屬於城市文化標誌的建築由南京特別市政府投資興建,是非盈利型建築。

自從建成後,這裡就是成為了達官貴人的一個良好消遣去處,VIP坐席上經常可以看見國內的權貴。

這個年代的中國相對於傳統中國來說,顯得極為西化,這一點和爭論傳統文化有用無用是沒有關係的,一個國家開啟了國門,並且融入到了世界經濟體系的時候不可避免的就會受到外來文化的侵蝕,陳敬雲統治下的中國雖然是獨裁統治,但是卻是個正兒八經的資本主義國家,在二戰前和各國的貿易是極為頻繁的。

再者陳敬雲身為一個後來人,很多現代生活習慣在但是的國內看來是異於傳統的,至少他是不喜歡聽京劇之類的所謂國粹,當然那些西方的歌劇他也不喜歡,雖然有些淺薄,但是他喜歡聽的還是後世裡的一些流行音樂,那些看似高尚的玩意還真不是他的喜好。不過這年頭那些類似噪音一樣的流星音樂顯然是沒有了,無奈之下偶爾聽聽純粹的音樂會也是權當消遣了,正所謂上有所好,下有所迎,陳敬雲偶爾會來聽這個,其他權貴們或多或少也來,這慢慢就在共和國上層形成了這麼一股風氣。

那些社會上流人士都把聽音樂會當成了彰顯身份的一種社交行為,這一點和西方國家有些類似,但是也有著極大不同的是,西方社會中佔據了重要地位的歌劇或者白話劇之類的玩意卻是沒有得到追捧,你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