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竟�嘰臃⒄咕�米�攪蘇��剛劍�勻換嵋�鵡切┚�黴僭泵塹難現夭宦��
不過不滿歸不滿,政務院的那些人也是知道大局的,現在世界局勢那麼緊張,哪怕是普通的中國人都知道中國距離參戰已經不遠了,這種時候不支援軍備擴張都不行。
“現在財政部那邊可動用的預留資金也不多,而且我也答應了關時傑那邊,準備給海軍額外撥付一筆資金準備用於採購海軍艦載機!”陳敬雲皺著眉頭,海軍擴軍不單單要造軍艦,同時還得采購大量的作戰飛機,不但航空母艦就是有名無實,第八期和第九期計劃中,海軍方面提出了要採購高達一萬架的各類作戰飛機,雖然這個計劃是分幾年實施,但是軍費壓力依舊非常大。
不過空軍那邊的經費壓力更大,空軍的經費分配在三軍中一直都是比較少的,而且空軍還擔負了大量的研發計劃,幾乎可以說空軍支撐起了中國航空業發展也不為過,至於海軍航空兵,向來都是喜歡跟在空軍屁股後頭直接用現成貨色的,即便是海軍要研發一些新式艦載機,但是也會採用大量的成熟子系統,而這些子系統可都是空軍之前出錢研發的。
海軍航空兵和空軍當成了冤大頭,但是空軍也沒有辦法,畢竟空軍總不能停止研發的步伐,更不可能等海軍那邊先研發飛機後自己再直接套用成熟技術,因為中國海軍的艦載機技術儲備是要遠遠低於中國空軍的技術儲備的,等海軍研發新式飛機和技術,估計黃花菜都涼了。
空軍每年都需要支付大量的研發經費,同時還要維持龐大的機隊,數十萬規模的空軍人數可不少,花起錢來也是嘩啦啦的。
“可是現在空軍的儲備經費已經見底了,而後續的空軍還需要採購大量新式的B19轟炸機,然後F10噴氣式戰鬥機也已經定型,預期要大量裝備,這沒錢……”
陳敬雲知道空軍的困難,但是他也變不出來錢啊,而且在撥給空軍軍費之前,他還得知道伍世鐘口中說的B19戰略轟炸機和F10噴氣式戰鬥機到底如何了,萬一是個坑爹貨豈不是虧大了。
空軍發展的虧本貨可不少,比如B15戰略六發戰略轟炸機,這是空軍在B11四發戰略轟炸機後後續發展的一個遠端轟炸機,設計航程需要達到八千公里以上,載彈八噸以上,實現超過一萬五千米的實用升限,1935年開始設計,結果經歷了長達五年的研發設計,投入了海量的經費後發現根本設計存在嚴重缺陷,效能遠遠無法達到設計需求不說,而且價格還非常昂貴,更重要的生產的三架試驗型號全部在試驗階段墜毀,讓空軍高層對B15轟炸機感到了痛心疾苦的絕望。加上那時候空軍的戰略轟炸機發展計劃也不止B15,同時還有B16、B19計劃,而在1938年才開始設計B19計劃從一開始就體現了技術優勢,同時還具備了價格和效能上的優勢,最後權衡輕重後空軍被迫放棄了研發多年的B15計劃,開始把重心轉到了B16以及B19計劃上。而失敗的B15計劃讓三十年代中期的空軍耗費了無數的研發經費,可謂是損失慘重。
除了轟炸機外,1938年下半年開始,空軍也野心勃勃的試圖大量生產噴氣式戰鬥機,一舉從螺旋槳時代跨越到噴氣時代,而當時採用的噴氣式戰鬥機選用的噴氣式發動機推力不過三百五十公斤,儘管選用了雙臺發動機,但是推力依舊不足,而且第一代的噴氣式發動機可靠性極差,壽命只有區區的四十小時,耗費了眾多軍費後空軍生產了十多架的噴氣式戰鬥機最後發現竟然連F4戰鬥機都打不贏,最後不得不暫時終止這一計劃,準備等噴氣式發動機成熟後才進行噴氣式戰鬥機的量產化,同時也把新一代戰機的重心放到了液冷式發動機上,也就是F5戰鬥機、F7戰鬥機上面。
不得不說,作為一支全球範圍內的領先空軍,中國空軍需要在技術和理念上保持優勢就需要比其他國家付出更大的代價,不斷的進行探索以尋找最優的解決辦法。
而這種探索是需要耗費龐大資源的,而這也是空軍為什麼每年都需要花費如此眾多的研發經費的原因所在。
至於其他國家則是要簡單的多,基本上把新式飛機的設計目標瞄準中國的新式飛機就可以了,日‘本的零式就是根據中國的F4戰鬥機進行對抗設計的,德國的BF109,英國的噴火等大多也都是不同程度的參考了中國的F4戰鬥機系列,只要設計和工業水平合格基本就能夠做出來。
而在空軍決定大規模服役B19戰略轟炸機和F10噴氣式戰鬥機之前,陳敬雲得知道這些飛機是不是具備實用性了,免的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