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發動機專案上他們敗給了滁州飛機公司的F5戰鬥機,雖然最後改為了高空截擊戰鬥機並獲得了空軍的一部分訂單,但是和F5戰鬥機的龐大訂單一比就顯得不值一提了。而廣安飛機公司的後續戰略轟炸專案上,原本在大型飛機上佔據技術優勢的廣安飛機公司在發展B15轟炸機專案上遭遇滑鐵盧,B15專案的失敗不但讓空軍損失慘重,也讓廣安飛機公司自身損失慘重,而受到B15專案的拖累,廣安飛機公司在XB19專案又是敗給了滁州飛機公司,失去了B19轟炸機的訂單,三十年代中後期對於廣安飛機公司來說是屬於悲劇的年代。如果不是廣安飛機公司在民間客運以及貨運飛機上擁有大量市場,同時還獲得了海軍的F8艦載機訂單讓廣安飛機公司獲得了喘息之機,恐怕廣安飛機公司在三十年代後期就得破產了。
而F8艦載機的成功也是正式建立了廣安飛機公司和福樂電氣之間的戰略合作,福樂電氣公司在三十年代後期收購了上海動力公司航空部,也就是上海動力公司的風冷發動機部門,然後和自身的噴氣式發動機部門合併到一起,組建了福樂航空公司,整合之後的福樂航空公司成為了中國之中最大的航空發動機研發和生產企業,和滁州飛機公司下屬的航空部在航空發動機市場上形成了全面的競爭,一開始福樂電氣還是準備親自涉足飛機設計製造行業,不過後來發現代價實在太大,而且他們自身的技術儲備也嚴重不足,收購小型飛機公司也沒有什麼用處,設計的幾款軍用飛機以及民用飛機都在各種競標中失敗,耗費了大量資金後福樂電氣的航空公司最後還是選擇了和廣安飛機公司進行戰略合作,福樂電氣負責發動機,廣安飛機公司負責機體設計,並一同對軍用機和民用機市場上和滁州飛機公司以及其他幾個國內航空企業進行競爭。
其中的F8戰鬥機專案就是成功的典範,而現在又是聯合到了一起弄出了X10A噴氣試驗機,目的是非常明顯的,就是想要和滁州飛機公司的X10B進行競爭,以爭奪空軍未來的噴氣式戰鬥機合同,一旦能夠拿下這個合同對於福樂電氣航空部和廣安飛機公司而言,是一個戰略性的飛躍。
屆時不但能夠獲得大量空軍的噴氣式戰鬥機訂單,更會獲得空軍大量的研發經費投入。
要獲得訂單,那麼就得展現出他們的飛機具有更加優良的效能優勢,而實際上空軍之前就已經進行了諸多方面的試驗比較,但是X10A和X10B兩者之間實際效能不相上下以至於空軍目前都沒有下定決心裝備那款飛機,而滁州飛機公司,廣安飛機公司、福樂電氣也是對空軍高層進行了廣泛的公關活動,畢竟中國也是個正常人類組成的國家,大企業為了獲得訂單而進行公關活動也都是潛規則了。
但是關係到下一代戰機的選擇,空軍的那些官員們也是不敢輕舉妄動,錢財雖然也收了但是一句話也不說,表現出來的就是隻拿錢不辦事的惡劣行徑,事實上空軍的這些人也沒有太大的決定權,真正的決定權其實還是在陳敬雲手裡。
所以這一次的新式飛機的公關,最根本的目標還得在陳敬雲身上,要怎麼對陳敬雲公關呢?送錢送女人都不行,唯一可行的途徑就是讓陳敬雲對自家的飛機贊同。
當時兩家的飛機實際效能都差不多,所以就需要一些取巧的手段了,比如剛才廣安飛機公司的X10A飛機在起飛時候進行了高角度爬升,這基本就是屬於特技表演的範疇了,讓陳敬雲看的也是頻頻點頭。
眼看著自家飛機的飛行表演讓陳敬雲看的頻繁點頭,福樂電氣和廣安飛機公司的人忍不住的得意啊!
緊接著滁州飛機公司的X10B也是進行了試飛,而他們的試飛由於沒有事先的安排,試飛員進行的都是中規中矩的常規飛行表演,和之前的X10A飛行表演比起來,差別很大。
其實陳敬雲對航空技術也是外門,具體的判斷也都是根據一些效能報告,而當這兩款試驗機的效能報告都近似的時候,那麼陳敬雲自然就更傾向於有些較好印象的X10A了。
眼看著陳敬雲對X10A很感興趣,空軍的林飛揚中將也是不失時機的向陳敬雲進一步解說這款試驗機,畢竟對於空軍而言,實際上這兩款飛機都是差不多了,裝備哪一個都是區別不大,現在空軍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才能夠從陳敬雲手中要到足夠的經費來大批次採購噴氣式戰鬥機。
“這款飛機採用單座雙發,平直下單翼,兩臺發動機分別搭載在機翼下,每一臺FL—39型發動機能夠產生九百公斤的推力,空重為四千一百千克,最大起飛重量為六千九百千克。最大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