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常踴躍的。
以國內最為著名的私人中學,也就是陳氏家族創辦的‘志誠中學’而言,該中學畢業的學生在畢業後,幾乎有八成以上的學生都會選擇報考各種軍校。這個志誠中學就是當年陳敬云為了自己的幾個兒女的教育而專門建立的學校,一開始的定位只是私人學校,算得上是陳氏家族的私塾,但是這幾十年發展下來,加上陳氏家族的幾乎所有第三代子女都是在這所學校就學過,而其他的權貴們也是想盡了辦法要把兒女們送進該校,這讓志誠中學也是發展為國內最為著名的私人中學,目前已經不提供小學教育,只提供三年期的初中教育以及三年的高中教育,每年的招生數量也不多,也就幾十個而已。
而如今軍隊裡,有著大量志誠中學的畢業生服役,在去年的中日戰爭中,好事人經過統計,參與過前線對日作戰的志誠中學畢業生一共有兩百八十七人,然而傷亡率卻是相當高,高達二十多人傷亡。要知道當時參戰的中**隊高達數百萬之多,總傷亡數字不過二十來萬而已,而陣亡人也就兩萬來人,陣亡比例是百分一都不到的。然而該校的畢業生陣亡比例達到了百分之五以上。
翁舒同同樣是志誠中學的畢業生,和其他同學差不多,畢業了後就是選擇了武漢陸軍軍官學校從軍,如果沒有意外的話,他就會和絕大部分從軍的權貴家庭子弟一樣,在軍隊裡混上十來年,等到了三十多歲或者四十歲左右的時候就是退出現役,然後轉為從政或者從商,往政界或者工商界發展。
畢竟不是每個軍官都能夠順利一步一步晉升為將軍的,從軍的權貴子弟那麼多,能夠一直待在軍隊裡順利晉升最後成為將軍的人永遠都是少數的幸運兒,絕大部分在會在中年退役選擇其他發展方向的。
但是翁舒同卻是不想這麼做,他想要一直待在軍隊裡,然後當上將軍,這不但是他個人的夢想,更是他興盛家族的最好方式。
在中國,單純的一個高階官員,哪怕是內閣高官都是無法支撐起一個顯赫家族的。國內的那些頂階豪門哪一個不是家族裡有著上將元帥之類的大佬支撐著,相對於翁家而言,那些家族才是共和國的主導者。
正所謂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官員就是流水的兵,那些內閣成員們當五年就得走人,而軍方大佬就是鐵打的營盤,那可是一輩子都待在上頭的,哪怕是退役了但是依舊能夠發揮巨大的影響力。
比如如今戰時,陳敬雲的總統府軍事顧問團裡,可是有著一大票已經退役但是因為戰爭又被重新徵召回現役的將軍。
個人的夢想和家族的重擔壓在翁舒同身上,讓他幾乎不可能承受任何的失敗!
今天,他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失敗,決不能!
翁舒同內心裡暗下著決心,但是這依舊無法改變第6732步兵營兵力過少,危機重重的局面。
“如今敵軍的前鋒部隊已經抵達,估計不用一個小時就能夠靠近了,現在我們也沒有重炮支援,我看還得讓空軍那邊加大支援的力度,現在這個規模還是太小了!”旁邊坐著的一個上尉就和絕大部分陸軍將領們一樣。
遇上打不過的敵人,第一個想法就是請求炮火支援,如果沒有火炮支援的話,那麼第二個想法就是請求空軍支援,到了最後他們才會去考慮自己該這麼打!
這基本上已經發展為中國陸軍部隊作戰的一個套路了,遇上敵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用火炮輪一遍,再讓飛機炸一遍後,在看看情況如果敵人還活的好好的,就繼續請求炮火支援和飛機支援,等覺得敵人死的差不多了,那麼就是步兵和坦克衝鋒的時候到了。
第二裝甲師進攻塞薩洛尼基是如此,第六十七步兵師西進突擊的時候也是如此。現在防守波利卡斯特隆自然也會是如此。
用他們的話來說就是:有炮不用,有飛機叫不要,非得自己喊口號先發起衝鋒,這不傻蛋嘛!
以至於很多外國的一些戰地記者看過了中國陸軍的作戰模式後,戲稱中國陸軍為‘老爺兵’和美國陸軍被稱之為‘少爺兵’可謂是一老一少,搭配的很。
“空軍那邊的支援力度怕是很難加大了,早上的時候就和他們聯絡過,現在空軍那邊的主要支援方向都放在了師部主力那邊,現在師部的補給缺乏,而且說是至少有兩三萬人在進攻師部主力。我們這邊能夠得到的空中支援已經是到了極限!翁舒同雖然是陸軍軍官,但是對於歐洲遠征軍中的空軍力量有多少是清楚的,這一次空軍派往歐洲戰場的,目前只有兩個聯隊,別看飛機不少了有五百多架,但是飛機是有著限定的留空時間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