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部分(2 / 4)

小說:辛亥大軍閥 作者:換裁判

造四艘的戰列艦和四艘戰列巡洋艦。

而這個也就是1918年八八艦隊的後續計劃,預計耗費超過八億日元,而1918年的日‘本財政收入才十四億日元左右而已。

可以說,日‘本海軍從無畏艦出現後,一直所進行耗資巨大的海軍擴充行為已經嚴重拖累了他們本國經濟的發展,如果不是歐洲大戰爆發後給日‘本經濟帶來了澎湃發展的動力,那麼日‘本財政估計在1915年的時候就已經崩潰,更別說接二連三提出八四艦隊,八六艦隊和八八艦隊這些計劃了。

和日‘本海軍的擴張形成對比的是美國海軍,美國和日‘本以及英國之間的海軍競賽從來就沒有停止過,甚至在美國登陸歐洲參戰的時候都沒有停下海軍競賽的步伐。實際上美國和日‘本之間的海軍競賽是針鋒相對的,1914年下半年日‘本搶佔了新幾內亞後,美國和日‘本針對性的臨時撥款增加了兩艘戰列艦,美國增加的是兩艘新墨西哥級,而日‘本增加的是兩艘伊勢級,而且美國的十四寸五十倍主炮比日‘本伊勢級的十四寸四十五倍炮威力更大,為了回應美國的四十寸五十倍炮,日‘本的長門級戰列艦就史無前例的使用了十六寸的四十五倍主炮,同樣不甘落於人後的美國短時間內就是拿出了十六寸的四十五倍炮並裝備到了科羅拉多級戰列艦上。

這幾年的日‘本和美國幾乎每年都是開工建造著大量的戰艦,而作為同樣是太平洋沿岸國家的中國海軍自然也是不能免俗的同樣加入到了這一場海軍競賽中,不過和日‘本和美國的大規模造艦不同的是,受限於中國大陸軍主義以及海軍經費不足的問題,中國海軍的發展更注重於中小型軍艦以及新式艦種比如航空母艦上面。

1915年中國海軍提出了海軍第一期發展計劃後,中國海軍花費了三年的時間先後建造了六艘驅逐艦,兩艘輕輕巡洋艦,另外還有高達二十七艘的魚雷快艇。由此形成了中國海軍的兩個雷擊艦隊,此外還對兩艘前無畏戰列艦和兩艘的裝甲巡洋艦進行了小規模的改裝。使其發揮出最後的潛力來繼續擔任中國海軍主力的重任。

同樣受日德蘭海戰的影響,中國海軍內對大型高速戰艦的前景無比看好,為此提出了購買四艘三萬噸大型高速戰艦的計劃,不過當計劃提交到了陳敬雲手上的時候卻是被陳敬雲否決,因為再陳敬雲看來,海軍未來的發展目標就應該是航母,哪怕是航母現在還不夠成熟但是依舊是應該以航母為發展目標。至於其他的艦種都應該是為了航母而服務的,而不是和現在日‘本和美國。英國等海軍裡的航母是為了戰列艦而服務的一樣。

而海軍提出的建造的這四艘大型高速戰艦的價效比在陳敬雲看來實在太低,海軍的預計造價是每艘高達三千五百萬元,而同時期的戰列艦價格也不過四千萬左右,而這樣的戰列艦對上同時代的戰列艦根本沒有勝算,一個只裝備十四寸炮的大型巡洋艦是無法和敵軍那些裝備了十六寸巨炮的戰艦相對比的。

這計劃被陳敬雲否決了後,海軍迅速更改了造艦計劃,再一次提出了建造兩艘四萬噸戰列艦,四艘兩萬噸大型巡洋艦和兩艘大型巡洋艦以及六艘驅逐艦的龐大計劃。

看著海軍中提出的這份海軍第二期發展計劃,陳敬雲也是感到有些猶豫,雖然中國目前實行的是大陸軍主義,主要的軍費在向陸軍傾斜,但是海軍每年依舊能夠獲得不少的經費,1915年就是五千萬,1916年的海軍經費是五千三百萬,而1917年的海軍經費已經是上漲到了五千八百萬,等到了1918年的時候,海軍經費已經突破了六千萬大關!雖然還遠不如陸軍那每年好幾個億的軍費,但是也不算少了,正所謂有多少錢辦多少事,這一年好幾千萬軍費要是不大規模造艦的話,那麼這麼多錢還真花不出去……

對於海軍的發展,陳敬雲是知道戰列艦以後必將是落伍的,但是要多久才會落伍呢?按照陳敬雲自己的估算少說也得三十年代以後,也就是說至少也得十幾年以後,而這十幾年內航母實際上是擔負不了海軍主力的重任的,在全金屬的俯衝轟炸機出現之前,航母註定只能是輔助力量。

再者即便是四十年代的航母時代裡,高速戰列艦依舊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個航母編隊裡有著一艘高速戰列艦護航是必須的,不然在雨霧黑夜天氣或者狹小海域裡遭遇敵軍高速戰艦襲擊的話,沒有戰列艦在前面頂著航母就是一個活靶子。

為什麼早期的航母速度都那麼快呢,除了飛機起飛需要甲板風飛,就是因為航母需要依靠速度來逃命,就航母那防禦能力別說遇上敵軍的高速戰列艦,就算是遇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