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練什麼,形成了固定的套子。
套子加上帶有本門本脈特有的起式收式,表明自己來路,就稱為套路。
順便,王洪又講了什麼是演練架子。
武術圈裡有些門派因為種種原因,把拳械的練法拆成了多種,分別傳授學生。
教一般門徒的,是漂亮的演練架子,表演性遠大於本身的格殺和功力積累。
專門培養只會一兩種基本架子,卻在私下裡練實戰打殺的東西的人,稱頂門徒弟,用來應對上門踢館或者出去打拼的事情。到後世人嘴裡,都會說:你看某某某,人家專門練些最基本的東西,可那功夫大的,誰也弄不住。
功夫大是沒的說,但專項培養才是真相。
最後一種是嫡傳弟子,是接師父班的人,要全面培養,得把門派所有的東西都學到手。
王洪說到後面,講了幾句大實話:
其實古人練的很簡單實用,只是後人練著練著就成了花梢架子。套子越來越多,可追到起源時,也許只有那麼幾手。
比如少林棍法五虎攔,就是一打一挑,打到地,挑到頭,日久功深,無人可攔。
這時,王清還沒接觸到內家拳,所以沒能說出那句:“萬法皆出三體式,劈崩二拳打天下”這句入門名言,更深奧的東西更是聞所未聞。
可這幾句,也把這些求套路多、求架式漂亮的常人習武心態,打擊的體無完膚。
------
晚上,他回到了家裡,之之小媳婦已經收拾妥當,倆人準備藉著夜色回門。
雖然結婚那天沒說這事,可回去看上一眼,待上一會,總是能讓之之小媳婦安心,讓岳父一家高興。
月亮掛在枝頭,倆人出了家門兒,王洪站在門邊,眼睛四處一掃,卻發現山邊隱隱有人影晃動。
他讓趙婧之先退回屋裡,提著剌刀從牆頭翻了出去,躲在黑暗中躲看了半天,這才發現,九道溝的山邊有人來回走動。
等找了個空隙再轉到了正街邊上,卻看到正街上也有幾個閒人在路上轉來轉去。
王洪籲口氣,沒叫上趙婧之,而是自己躲著這些人,慢慢潛到了趙家附近,可同樣也有人圍著趙家,在前後衚衕來回轉著。
見實在回不了門,王洪只好回到家裡,安慰了一下趙婧之,準備第二天找時間跟岳父說一聲,讓趙家人注意周圍這些打探、盯梢、跟蹤的人,出入也小心些。
第二天一大早,他打扮了下裝束,裝成有些駝背的樣子,從正街上走到了李辰家裡。四里路,他卻看到有五六個人,躲在不起眼的地方,打量著每一個過路的行人。
李辰正在家裡著急的等他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