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辰立刻通知了20多個人,把武器拿上,化裝了成老百姓,出了安市。
趙婧之也想跟著,可聽說要趕上百里路,只好乖乖的在家裡等著訊息。
學生團的目標是鳳縣的一個叫四臺子的小村子,那裡有一個班的日本兵守在路邊的一個大院子裡,把守著北上奉天和西去岫巖的公路。
這個村子四面環山,周圍的日軍距離都在二十里地以上,那裡的日本兵只有長槍,沒有重武器,十人出頭,很合適剛剛成立的學生團練手。
戰鬥在夜裡開始。
月光明亮,茂密的植被卻掩去了學生團這些人的蹤影。
遠遠的看到日本兵們駐守的大院,幾個領頭人稍商議了一下,王洪就先潛行了過去,李辰開始安排各隊人手,慢慢接近。
大院有兩米多高的圍牆,在路邊的一個牆角上,從牆裡面搭了一個架子,有個日本兵站在那裡放哨。
王洪潛到了牆邊,見日本兵站在裡面露出大半個身子,單手抓著步槍立在身側,就藉著月光,看好在牆上落腳的地點,慢慢站起身子,突然間就起動身體,斜斜向牆角那裡衝了過去。
五六米的距離,他最後兩步,踩在了牆上,身子一下就躥過高牆,一把抱住日本兵,衝過牆角,將日本兵帶摔到牆外地面上,不等這個日本兵反應過來,就被他用剌刀捅在了地上。
王洪把剛他身上的槍彈摘下來,院子裡就傳來了日本兵的喊話聲,王洪知道其他日本兵馬上就要出來。
他立刻擰開三八式步槍的保險,退後幾步,一個箭步,又扒在了牆頭,對準了房子的正門開了一槍。
槍聲一響,四方臺這一片亂了套,戰鬥就此開始。
學生團的人,留下了有後門的那面牆,把其他三面牆都圍了起來,找了些木頭當梯子,不時探頭出去,對著房間的窗戶開上一槍。
日本兵怎麼也沒想到有這麼多人圍著開槍,嚇的退守屋子裡不敢亂動。
李辰和古小良就趁機訓練學生團。
“大刀隊,從左邊爬過去。敢死隊,從右面。守在牆邊,搭臺子”。
“不用怕,日本人瞄不到你們,都利索點”。
“沒槍的,喊起來,往院子裡扔柴火”。
“拿短槍的開槍,對著窗戶打”。
“長槍的那幾個,就守著兩面牆別亂動。盯好後面,日本子看不到你”
一次又一次的攻擊,從生疏到進退有序,慢慢的,學生團的人進入了戰鬥狀態。
“短槍隊,打一槍換個地方,別亂冒頭”。
“總教官,裡面有情況就喊一聲”。
隨著李辰的指揮能力增強,日本兵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
日本人的班叫做分隊,班長也就是分隊長。他見到丟進院子裡的東西,都是能引火的,與驚慌的手下稍事商量,就選擇了突圍。
別看李辰把人調來調去,可後門那面牆,他始終是虛晃著沒有放人把守。
日軍槍打的準,拼剌刀也厲害。李辰知道,比槍法,學生團沒一個是日本兵的對手,比剌刀,也只有王洪一個人行。
所以一開始,就定下了圍三厥一,把這些日本兵趕出來打的計劃。
一個分隊的日軍順利的突圍出來,可是,在跑過收穫過後的莊稼地時,終於被槍法一般的學生團們當成了靶子。
大家沒有經過好好的訓練,卻趴在地上,所有長槍都對著那後背,耐心瞄準,一槍一槍打了過去。
每打中一個,那些空著手的學生們就大聲叫好起來。
一百多米的距離,幾排槍打過去,有三個日本兵被子彈打傷。
為了帶走傷員,這個班的日本兵丟了下幾把槍和子彈,互相攙扶著,慌慌張張的逃進了山裡。
學生團跑到屋子裡搜尋了一圈,也趕緊撤進鳳凰山裡。
李辰一清點,學生團居然沒一個受傷,還搶到了四把完好的步槍和近三百發子彈,這下大家的心氣兒都高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