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家裡,腳到底出現了輕微的凍傷,酸酸癢癢的,手上也有幾塊地方生了厚皮兒。
趙婧之要跑出去買藥,王洪可不敢讓她自己出門,可不等他自己溜出去買藥,古小良和李帥兩人偷偷跑了過來,見到他這個樣子,給他找了凍傷藥,又幫著給家裡買了些吃的用的。
王洪這才安心的窩在家裡養傷。趙婧之努力做著所有家務,不讓他下炕。俏生生的小媳婦,忙裡忙外,炕上炕下的伺候著他。
被媳婦照顧的感覺很好,可被人追的感覺非常不好。王洪只能以這次遇到的情況,琢磨著自己再練點什麼,他在用槍與用武藝上衡量了幾天,終於總結出一點經驗:
槍支有槍支的好,武藝有武藝的好。
在這次與漢奸和日本人的交手中,都是子彈在殺人。但是,沒有武藝在身,他又難以逃脫。
對於槍法,他希望自己也是個神槍手。
雙手拿著匣子槍,百步之內,指哪兒打哪兒;或者拿著三八式步槍,一里地內,槍響人倒。要有這手能耐,還不定誰趕誰滿山鑽山溝樹林子跑哪。
可是雪地飛奔、藏身潛行、躍上火車這幾樣都是武藝的底子給的。
加上這次沒有使出來的,拼剌刀、短劍偷襲,王洪終於知道了,武藝有武藝的好處了。
冷兵器的各種殺人技,好象過了氣,沒有什麼先進的地方,可在特定的場合下,還是找不到替代的。
光是不出響,就是槍支比不了的。
他準備結合二者的長處,先把槍法練出來,做能遠處開槍,也能近身用刀,能潛伏夜行,這樣去跟日本人鬥,才能不會失手。
王洪這想法,有那麼一點點,晚些才會出現的偵察兵種和綜合特殊兵種的思路。但更多還是被日本人步槍+剌刀的思路帶偏了。
步兵遠開槍、近剌刀,也是這時中國大小軍閥的思路,都在想遠處用大炮、近處用步兵,他們以為這就是日本人重視剌刀訓練的目的。
可日本人的剌刀訓練,並不是象他們所想的那樣遠近結合的技戰術,更多的是透過剌刀這種直面生死的感覺,讓士兵們得到一種精神上的變化,增強勇氣,嚇倒敵人。
王洪養了幾天腳,在不影響走路時,夜裡跑到李辰那裡,把搶來的匣子槍拿了過去。
匣子槍對趙婧之來說,又大又重,她想用也沒那麼大的力氣。所以王洪只留了一把,又多留了些子彈練槍法用。
現在手上的傷已經完全好了。王洪在家裡,除了自己練劍、給媳婦當陪練,就是擺弄著這把匣子槍。
拆槍裝槍擦槍,熟悉槍的效能,練習瞄準。
匣子槍是東北軍警和鬍子的必備武器。這種掃把手柄的自動手槍,各種效能都被中國人鑽研到了極限。
據說有人能在極短的時間把匣子槍拆開又裝好。他坐在炕上幾下拆開槍,放在前大襟上,一抖衣服,把各種零件抖到空中,然後在幾步之間,接著零件往槍上組合,等走到門口時,槍就裝完了。
那種專玩拆裝的人很少有人親眼見到。可準頭好的,能甩手一槍,把兩百米的電線打斷的人,各地都有一些。
駁上大木匣子當自動步槍用的,橫著掃射當衝鋒槍用的。還有些土匪把準星銼掉,隨身帶著四處打探訊息。
至於彈口上跳的小問題,王洪都知道斜著打。
王洪在義勇軍裡也聽些人閒扯過這些事,雖然這些高人的能耐他做不到,卻也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他正在家裡琢磨著匣子槍、練習著武藝,忙的不亦樂乎的時候,岳父卻親自跑來了。
岳父躲著滿大街的眼線、便衣、軍警跑了過來,一個是謝謝女婿幫的大忙。
他以為王洪三兩槍就解決了問題,誰想,他在遠處看著互相呯呯呯的開著槍,嚇的他混身發抖。一個車老闆子直接嚇的尿了褲子。這下才知道,王洪那時的生死,只是一瞬間的事兒,頓時後悔的不得了。
早知道這樣,寧可把三車布料送給那些漢奸,也不能讓王洪冒這個險。這要是女婿出了事兒,女兒不得恨自己一輩子啊?
所以,雖然是長輩,可也來親自跑來,向王洪道謝。
王洪也不想再有這種事情,可不好說,只能老實的讓岳父不用客氣。
趙婧之跟父親說話倒是直接了當些:“你看王洪手上腳上傷的樣子,以後別把錢財看的那麼重了,這要是運氣差點,我就成寡婦了”。但她的心裡,卻小小的傲驕著,雖然不是門當戶對,可王洪是個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