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發現了,就用槍,槍響後,還能再打上四十分鐘,才會有日軍的援軍趕到,這時間足夠殺上幾波。
王洪又按照義勇軍的方式,把撤退線路設定好,甚至想到了哪些地方可以埋伏追兵、援兵這事兒。
摸哨的事兒,王洪當仁不讓親自來做。
他一路潛到了哨兵附近,一點聲音都沒出,就把兩個哨兵剌死,就進了炮兵的營區內。
看到王洪的手段,身後的老鄭眼睛都瞪圓了。
他看到王洪出擊時,嘴裡咬著剌刀,手腳並用著往前爬行,無聲的貼近了哨兵,動作慢的都看不出是個人影。可臨到幾米遠時,身形突然一展,輕盈的躍到那哨兵身邊,捂嘴出刀,一氣呵成。
那剌刀直通心臟不說,王洪還用剌刀挑著哨兵,讓他的雙腿離開了地面,直到幾秒後,那哨兵空蹬了幾下腿,就沒了動靜,王洪這才慢慢把死屍放倒在地上,又潛向下一個哨兵。
第二個哨兵王洪用的手法是一刀抹喉,回手又用剌刀釘在了那哨兵的喉間,那哨兵倒在地上,蹬了一會腿,就不動了。
整個過程,如同看西洋鏡那種默片一樣。
老鄭從來沒見到這麼利索的摸哨,直到後面的人推下他,才反應過來,趕緊小心的跟上王洪,進了炮兵的營區內。心裡卻琢磨著,什麼時候,跟王洪學一下這招。
日軍的這些炮兵,不是擠作一堆倒在帳篷裡睡覺,就是躲進了邊上的房子裡。
老鄭被王洪摸哨的小小的激勵了一下,求戰心切的跟王洪比劃了幾下,讓王洪帶著餘下的人準備好開槍,他帶上兩個人,提著剌刀就衝向了日軍的帳篷,他也要試下用剌刀怎麼個殺法。
王洪只好掏出大肚匣子,示意著所有人散開一些,做好隨時開槍的準備。
每個帳篷裡都擠了六七個日本兵,橫七豎八的,老鄭用剌刀殺的也不太順利,老是出現些意外的小聲音,什麼伸胳膊蹬腿的、屎尿全出的,只好殺一個抬出來一個。
三個人忙活了好久,才殺了一個帳篷的日本兵,第二個帳篷剛動手殺了一個,就驚動了其他的日本兵。
不待老鄭補刀,那個日本兵就喊了一嗓子,老鄭沒辦法,只能掏槍射擊。
槍聲就是命令。
王洪和其他各個方向掩護的人,手中的大肚匣子都掃射了起來。
一時間,子彈如雨般,飛進了帳篷,鑽進了日軍的身體,也打的騾馬嘶叫起來,這炮兵軍營裡立刻亂成了一團。
帳篷攔不住子彈,很多日本兵都亂跑了起來,騾馬更是跑出了牲口棚,和光著屁股的日本兵一起亂跑,場面立刻混亂了起來。
配給這隊炮兵的警戒部隊只有一個小隊的兵力,不等他們開槍,毛瑟子彈就把這些人打的四處躲閃。
場面如此之亂,他們想還擊都沒辦法。
而炮兵們只有一半人配槍,在這子彈飛舞的黑夜中,沒誰會清醒的端著槍往外衝。
二十幾把大肚匣子,也不知道收割了多少人命。
直到外面警戒的發來訊號,王洪趕緊喊了一嗓子:“撤了”。
大家立刻向外退,只留下還沒反應過來的日軍炮兵,躲在角落索索發抖。
等槍聲完全停止時,他們才發現四周一片黑暗,偷襲的人,連影子都找不到了。
王洪見這些日軍炮兵沒有衝出來,就躲在日軍援軍過來的路上,在山窩處埋伏了起來,把過來增援的日軍亂掃了一通後,立刻鑽到山上,藉著夜色跑到了遠處。
每章一說:從古至今,拳頭都是肉長的,所以,沒有剌客之拳,只有剌客之劍。《史記》之中,四大剌客的武器全是劍。宋朝往前,劍法高手就沒有斷過,漢朝起家就是劍斬白蛇,三國的劉備、曹丕,兩晉聞雞起舞,李白之劍,陸游之劍,一直都有蹤跡。而古劍法的失傳,主要斷在元朝。元統治者對宋劍採用了斬草除根的手段,至今只挖出來一把墓葬的,實屬歷朝罕見。為什麼清代武術界尊敬張三丰?就因為這人活在元明兩代,尊他以示傳承沒有中斷。為什麼尊達摩,也是尊那香火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