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吸引王洪的注意力。
王洪從剛才轉變思路的攻擊中,已經得出一個經驗:雙方都是右手執劍,他可以從龍門入手,藉助中式劍的寬度,劈洗合一,身形到位後,再做吐信之勢,對方几乎全程處於被動狀態。
可王洪心思籌劃一定,便以自己為主,向阿爾瓦洛的右前方行步,開始了進攻。
阿爾瓦洛還在劍尖虛舞著,靈活的調整著步伐。
可王洪這時把劍收到腰際,劍身貼近身體,劍尖斜斜上揚,腳下一個發動,就躥進了阿爾瓦洛的劍身之內。
阿爾瓦洛立刻把劍尖剌向王洪,不料,劍尖被王洪手中的木劍擋住。這種突進的速度比扎個大弓步慢不了多少,卻一下進入了阿爾瓦洛的內線。
這是歐洲擊劍中極為罕見的戰術,阿爾瓦洛沒有防範的意識,心中大駭,趕緊向後跳起,卻還在空中時,王洪的劍就已經抵在了他的胸前。
這一式,說起來,不完全是劍法。
挾劍護身進擊,即有形意踐步而行前躥一丈的後腳蹬力,又有八卦走轉以身為劍的意思,劍帶身行,身為劍臂,阿爾瓦洛來不及做出合理的應對,那木劍就輕輕擊在他的身上。
每章一說:有人認為,古代戰陣中的出來的空手拳術,乾淨利索,沒有任何花架子,身法幅度不大,打起來亢奮激進,就像陣中衝鋒一樣,沒有後退,也沒有騰挪躲閃,只有一往無前的往上懟。這類拳術,在技術層面,雙手或拳或掌,或往敵人的臉上呼,或控制敵人的臂膀。距離稍遠時,還會使用暗腿往下三路踢,稍近,就會撲上去,把敵人或擊或推,讓其摔倒在地上。戰場上千軍萬馬,被摔倒在地上幾近等死,或被周圍有武器的戰友們處理掉,或者被大腳丫子踩死,比擊打對手成本低得多。當然,對手很有可能的是抱上來,要死一起死的同倒在地上。多數時候,戰陣中空手時都是用掌,能不用拳就不用拳,就算用拳也不用平拳。中國的各種拳法打人,拳頭基本上都是豎著出去的,但更經常是大巴掌呼過去。因為在不戴拳套的情況下,用拳頭擊打,即使對手不著甲,也很容易造成自己的手部骨折。這種說法很對,但在正常情況下,士兵的主武器是長兵,副武器是短兵,不會有任何人主動空手對刃。所以,這個說法,還是小看了冷兵軍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