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趴在了瓦礫堆上,卻是往剛才幾聲槍響的方向看。
這種狙擊手之間的對抗,老兵都隨時有性命之險,何況他這個剛進戰場的新兵。
他腦袋露出來不到三秒,就眼前一黑,翻倒在了地上。
王洪開完這槍,立刻往前爬去,對於這片地方,他們這些人熟悉的跟自己家一樣。日軍沒派過來狙擊手時,這片地方,就是他們鑽到日軍側後方的出入口。
按敵我雙方的槍聲估計,他覺得日軍應該還有一個人在哪裡隱藏。
日軍的那個狙擊手被嚇了一跳,他知道那新兵完蛋了,加快了向後退的速度。說來也該他命中註定,應該留在這裡。
王洪正在爬往他打死那個小兵的位置,他在瞄準時,已經看到了那小兵身上,掛著擲彈筒專用的榴彈袋子。就想著,把那擲彈筒拿到手裡。
在這片城區原有的街道上,王洪爬到了路口處,往兩邊路上觀察時,卻看到了退回來的那個日軍狙擊手。
王洪是往前爬,而那個狙擊手是往後退,所以王洪先看到了那狙擊手的腳露了出來,卻又縮了回去。
那橡膠做的分趾鞋子,如此明顯,王洪馬上架好了槍,守住了那塊位置。
可隨後想了想,他又向後退了一點,讓射角只封住路面。
日軍那狙擊手慢慢掉過頭來,露出眼睛,四處掃看著,可因為王洪往後退了一些,他掃來掃去也沒看到有什麼異常。
卻等他爬過這條路的中線時,王洪一槍打了過來……
這一天,他們四個人,以一死一傷的代價,換了四個日本兵,收穫了兩支三八改的狙擊步槍,外加一個擲彈筒和榴彈,以及一把馬槍。
每章一說:《孫子兵法》全文不說軍隊的訓練細節,講的全是將領如何“應”之的學問。拳術、劍術的意也是如此,“布形候氣,與神俱往”,講的正是應對之法,無論形與氣勢,都需要精神力的全面照應。具體使用上,“見之似好婦,奪之似懼虎”,前者說的是自醒自檢之意,後者是講奪位之意。所以,獨處練拳,應用拳意內視自己,與人交手則意應與對方相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