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王洪的身形越來越快捷,愛德華開始生出無力感來。
王洪或走或停,或劍尖遙指空檔,或劍尖撥擊。每一動不是卡在愛德華將動未動的節骨眼上,就是提前指出愛德華露出的空檔。
愛德華髮現自己的意圖都被王洪提前道破了,想好的各種劍式也都被憋了回來,混身不自在的,就想著退上幾步,重新抓回主動權。
可是他剛往後退上一步,王洪前腳一扣,突然以粘劍的方式,長劍在手,將愛德華的劍身檔在了身外,以比愛德華後退更快的速度,走到了他的身側。
愛德華沮喪的舉起了左手,主動認贏。
在雙方下場時,劍術館裡不少教員和學員就圍上了來,水平高的教員和學員還有那幾個軍官,看到愛德華在王洪面前,象個剛學劍的孩子一樣,都不敢相信。
愛德華在這個劍術學校裡,水平是相當不錯的。
在這個劍術學校裡,他得到了自信,也順利被軍校錄取,又在海外得到了榮譽,可以說是這劍術館裡的勵志偶像。
可是,在這個東方人面前,他的每一處破綻都被指了出來,他的每一次動作,都在將動未動時,被打迎頭打斷。愛德華不得不一次次放棄自己的打算,最後在大撤步時,讓這個東方人佔據了絕對的上風。
他們在邊上看的直搖頭。
這不是劍術上的擊敗,而是層次上的碾壓。
後面的交流,就成了王洪的指導課。
他以在義大利的交流經驗,用異域的劍術風格,徹底征服了這個劍術館的人們。
英國人是很保守,是不喜歡接受新鮮事物,放在劍術上,都能做到一本教材50年不變。
但對王洪的劍術,他們卻是抱著學習東方魔術的態度。
王洪並不知道這劍術館裡的人是這個樣子,他在這個劍術館待了大半個白天,應付完這些學員,答應了愛德華這些人每隔幾天來一次的要求後,回到住處,就拼命的走轉起八卦變劍來。
形意、八卦、太極,這三門拳術,以門人們普遍的能力來說:徒手技擊,當屬形意拳,八卦和太極這兩個拳種,一個傳播不廣,一個不以技擊為名;如果以學術來說,當屬太極拳,在勁力層面,高瞻遠矚,別無替代;但要說拳術再往高深處走時,句‘身形應當似水流’,道盡了武學的終極奧秘。雖然技擊不如形意直接、研究不如太極深入,卻穩佔拳術中之藝術頂峰。
可惜的是,八卦拳有兩大誤區,害了後世傳人:一個是趟泥步,一個是64招。前者,把無數八卦傳人拘在了一小片天地裡走不出來;後者,鎖住了八卦以走轉變化為主的方向。
王洪在住處反覆的嘗試走轉變化,這種走轉變化,並不是後世之人形容的游擊戰和運動戰,而是一種空間戰。
走轉中,應用了各種時空的變化,使對手應接不及。
如果一個拳種、或者劍術,具有勁力基礎,又有身法能力,還能在時空變化中,掌握著先機,那武藝上,還有什麼不能理解的?
所以王洪在劍術上的提高,終於從明勁走向了暗勁和化勁。
是的,暗勁與化勁,是可以同時進行的。
勁力不顯於外之後,人的性格也變的有些木納。
很多人不理解孫祿堂為什麼晚年不怎麼愛說話,總喜歡一個人琢磨。
道理很簡單,別人的樂趣,得找外物,才能激發自己的情緒。而武學頂峰,或者其他學科的頂峰,腦袋裡就放著極其有意思的東西,還會去找別的外物嗎?
身形一動,身體裡就有勁力的變化,各種變化如同各種遊戲一樣,引吸著自己關注,還會有別的樂趣嗎?
王洪就處於這個階段:關注已身,不求外物。
雖然是應酬般去了幾次劍術館,可也很快與幾個英國佬熟悉的象老朋友一樣。
為他們演示中國劍法、日本刀法,講解東方的武術。
可也在閒暇的時候,打聽了下英國的軍校是如何招生的。
這一打聽,王洪才知道,正規的軍校,對外國人,只招極少盟國的學員,又都需要國家和軍隊的推薦,他們並沒有聽說過有中國學生出現在英國的軍校中。
英國比較有名的軍校,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這是英國培養培養陸軍初級軍官和參謀人員的一所軍事院校,也是世界訓練陸軍軍官的老牌和名牌院校之一。曾與美國西點軍校、俄羅斯伏龍芝軍事學院以及法國聖西爾軍校並稱世界“四大軍校”。
而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