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張六少苦等聯絡訪問蘇聯的訊息時,也聯絡了駐德使館,詢問王洪留學的事情。
結果很快就返了回來,留學其他學校沒有問題,但是赴德國軍事學院留學,需要從國內提交報名。
張六少和王洪聽到這個答覆都有些無語,這常凱申,至於把軍事學院留學名額把控的這麼緊嘛?
於是,張六少便讓王洪一家提前去英國待產,他自己準備訪問德國、蘇聯、法國、英國,按預計的時間算下來,可能王洪的小孩都要滿月了,他也到了英國,到時再看下能不能在英國留學。
如果王洪能在英國留學,那就留下來,不能,大家匯合,再回到羅馬。
這張六少已經把羅馬當成了在國外活動的大本營。
現在整個西方都處於經濟大蕭條時期,從西方人眼裡,英國現在過的也不怎麼樣,可對中國人而言,英國仍然是列強老大。
王洪一家人坐著郵輪便到了倫敦,提前聯絡好的翻譯、嚮導,把他們接到住處。
這翻譯、嚮導都是來此求學的中國學生,接待國內的人,既能幫助他們減輕生活壓力,也能瞭解國內的事情。
由於王洪提前要求,所以來接他們的中國學生有三個,一個男生和兩個女生。畢竟這趙婧之要在這裡生產,有些女人的事情,小芸一個人也不一定忙得過來,就找了兩個女同學。
民國留學生,並不象後世那樣,可以主動選擇自己想去讀學的國家和學校。而是,哪裡的銀價高,或者說哪個國家的貨幣貶值,就去哪裡留學。
英法德,這是歐洲留學的首選,法國因為經濟原因,曾降低了留學標準,並且給予中國的留學生幾乎0學費價的待遇,因此吸引了大量的中國留學生,而公派留學,有一個時期德國更是首選,至於英國,太多人想來了。
可同樣是大蕭條時期,英國有殖民地支援經濟,瘦死的駱駝也比馬大,就沒為經濟問題去招留學生。想來這裡留學,不菲的留學和生活費用一點也沒有減免,一般人家的財力可支援不起。
在民國期間,到英國留學的總人數遠沒有到其他國的人數多。
在留學生們的幫助下,王洪一家人,先找到了住處,在倫敦稍轉了一圈,就開始預約醫生。
不得不說,歐洲的醫生基本上都是男的,這顛覆了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讓趙婧之極其為難,當然,王洪也覺得不舒服。
於是三個留學生就四處尋找女的接生醫生。
一開始,由於王洪不差錢留下來的印象,三個留學生就尋找著那些有名的女醫生。可越有名,越難預約。
根本不是錢的問題,而是人家不喜歡給中國人做這事兒。甚至,一個女醫士的助手接到電話後,直接對打電話的女同學,說了句辱罵的話。那女同學沒有跟王洪一家人說,自己委屈了半天。
到了後來,三個留學生無奈的一家家打私人醫院的電話,符合標準的,還得親自去察看一下環境和就醫的人數。
兩個女同學發現王洪一家全都是讀過書的。
王洪和趙婧之是因為戰爭原因綴學,小芸是因為家庭原因綴學。
她們就覺得很奇怪,按說,讀到中學的,想找工作已經很容易了,不會有這種家庭組成啊?
一個女同學就悄悄的問小芸:“你們兩個誰是大誰是小啊?”
小芸有些頭痛,只是她心裡早準備好了答案,也一直用這個答案清洗自己的大腦:“我是先在家裡訂婚,我先生當時在外面讀書,不知道,就把她帶回來了”。
隨後嘆了口氣,既象回答這個女同學,也象回答自己:“日子就這麼過吧。”
那女學生看到小芸的樣子,不知道說什麼好,愣了一會,趕緊轉移了話題。
用了一個星期時,在這幾個學生的幫助下,王洪一家找到了一家環境和水平都比較不錯的私人醫院。
這家醫院裡有幾個女醫士,能滿足王洪一家的要求。
於是,一家人就提前搬到了醫院裡住了下來。
六月底,王洪站在產房外的走廊上,聽著裡面孕婦的叫喊聲,仔細分辨哪一個是趙婧之的聲音。
上午十點羊水就破了,但到中午還沒生出來,足足折騰了兩個多小時。
同樣守在外頭的小芸和兩個女同學,此刻已經嚇得花容失色,只聽裡面的慘叫聲,就足以給她們留下心理陰影。
“生孩子好可怕。”一個女同學臉色慘白的說道。
另一個女同學不想待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