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了。
王洪本想自己去,可出了這一次事兒,也不敢再提,只能把槍彈拿出來擦拭。
凌晨,兩人輕輕的從閣樓上翻了下來,憑著趙婧之的大概印象,慢慢的找到了,日本人的司令部,那個船頭一樣的建築,天還沒亮,就在邊上躲了起來。
早上,日本兵出操的聲音在這樓後面響了起來。
兩人裝做親親我我的情侶,躲在近百米外,不時的留意著那門洞的動靜。
路上的行人不多,王洪突然發現,曾經在上海國術館裡詰問過王洪,又打聽義勇軍情況的那兩個人,正向那門洞走去。
王洪嚇了一跳,這兩個人還真是日本人的眼線,當時要是把義勇軍的情況說出來,那跟告訴日本人沒什麼區別了。
來不及掏槍,那兩個人跟日軍哨兵打了個招呼,就進了那樓裡。
王洪不再猶豫,藉著兩人身體的遮擋,把大肚匣子掏了出來,頂上膛之後,放在兩人身體中間,又掏出備用彈匣,做好了開槍的準備。
沒多長時間,那兩個人引著五六個穿著便裝的人,走出了這幢樓。看那樣子,似乎有什麼重要的情報,要帶著這些人去現場檢視。
王洪見日本士兵躲在樓內不出來,就決定以這些人為目標,他小聲讓趙婧之看好四周。
在這夥人穿過馬路時,王洪突然開槍,五十多米的距離,讓這夥人沒有什麼反應,就被打倒在街道上。
等20發子彈打完,王洪立刻換上新彈匣,幾個點射把跑過來的哨兵也打倒在地,隨後用子彈犁了幾下倒在地下的人,子彈一打完,兩人也不看結果,轉身就走。
日本派遣軍司令部門前的槍聲,驚動了整個上海灘。
日軍本想把這事視為中國人的挑戰。可唐豪寫的報道,發表在今天兩家有名報紙的頭條位置,把日本人的報復打斷了。
《暗殺,是中國與日本的下一個戰場》
------
每章一句:三劈不如一站。動作越大,身體控制不到的地方就越多,這才是樁功出現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