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拳學秘笈(2 / 2)

小說:民國之國術宗師 作者:王清談

多中國人的憂慮。他們怕日本人毀掉中國文化,便自發的,去購買各種古籍。

王洪也逛了趟書鋪子,他想看下有沒有古兵書一類。

書鋪子人不少,只是國術方面的書籍卻不多。

王洪隨手抓了一本,看到書名叫《形意拳學》,就站在那裡翻了起來。

這本書是形意拳的第一本公開書籍。

以此之前,形意門人手裡多是用含有方言的,編成了順口溜,提綱挈領式的手抄拳譜,在門派內部流傳。只能在師門的指點下,練到一層解說一層。具體到每個拳勢拿出來詳解的,《形意拳學》是第一本。

這本書文字不算晦澀,至少王洪看來極其通俗,可看懂文字與看懂內涵不是一回事兒。何況這書的起點很高,沒點武學見識、文化底蘊,根本摸不到邊兒。

作者孫祿堂先生的武學境界都說是入了道了,以他的身份,亂寫都掉份兒。所以,這本書只是起點高,卻把該有的東西和他自己的見識全放在了裡面。

能不能有所得,全看讀者自己具備了什麼條件。

不管是四書五經,還是老子莊子等,甚至孫子兵書,都把真知灼見放在書裡,留給了後人。讀懂了,半部論語治天下,一句箴言曉古今。

所以說,秘笈與高人都是一樣,都講究大隱隱於世。

山溝裡做大學問的,有那本事也沒那環境,古人所言的財侶法地要求也非常高。

只可惜,凡人都是有眼不識荊山玉的人。

有件趣事。一位武學大才,本身不識幾個字,卻找了兩個秀才持筆,放上自己的拳照,拿這本形意拳學做底,拼合了其他的幾本書,也發行了一本形意拳方面的書籍。過去的秀才肯定是真本事,居然彙編的條理清晰、層次分明,只是成段照抄的太多,讓知情者哭笑不得。

對王洪而言,這書有不少處枯澀難解的地方,但有幾頁所說的內容,與他練的古法暗暗相合。

便不管這本書要1塊現大洋,掏錢就買了下來。

再要找古兵法一類的書時,書鋪老闆說進了幾套《紀校全書》,可賣光了,不光中國人買,有日本人也跑來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