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張之江出面,找了些朋友,這才知道王洪與日本人的互相剌殺這事兒,沒有後續了。
日本人沒有證據指向王洪,也考慮到互相剌殺的麻煩,已經不再提起此事。
他回來,對王洪夫妻說:“只要不給日本人剌殺的機會,就沒什麼事了”。
幾個人就準備再住一夜就趕往南京。
這回,唐豪也返聘了。即防止日本人事後報復,也想跟著王洪繼續練刀。
趙婧之留了封信給三叔,兩人也就做好了隨時走的準備。
到下午時,上海青幫大佬杜月笙,突然發來貼子,要宴請各位。
張之江有些莫名其妙,他跟杜月笙不熟啊,但這應酬還不能不去。
杜月笙說起來,還是中央國術館的投資人之一。在中央國術館成立的時候,誰也不給經費,這副館主李景林就拿著槍,向黃金榮、杜月笙討了幾萬大洋,才順利的開了門。
張之江仔細想了下,估計杜月笙主要宴請的是王洪。
王洪帶著義勇軍的光環,身手好,以牙還牙的剌殺了日本人,風頭正勁,杜月笙要是閒著沒事兒,肯定會找王洪交朋友。
晚上,幾個人到了杜公館。
果不其然,杜月笙面面俱到的跟幾個人說話,還真就想見下王洪。
席面上,兩個陪客,張之江、朱國福、唐豪、嚴乃康他們幾個都認識。
一個叫孫存周,一個叫鄭懷賢。
杜月笙介紹道:“這兩位可都是我盟弟。天下第一手,孫祿堂,聽說過吧?這位是孫公子孫存周,這位鄭懷賢是孫先生的得意弟子。說起來,我也是孫先生的遞貼門生”。
王洪大喜,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
每章一句:槍不破甲,同於不扎。平日能洞牆壁,則破甲矣。這是軍陣武術對於大槍實用高手的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