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是民國時期上海有名的青幫巨頭,在上海橫行一時,在全中國都頗有影響力。上至達官貴族,下至街頭混混,都以攀附上他而榮。他的一生,既做過不少好事,也做過不少的壞事,是個頗具爭議的人物。
可外人很少知道,他跟國術界十分熟稔。
杜月笙跟另一個青幫大佬張嘯林都是孫祿堂遞過帖子的名義徒弟。李景林跟他關係很不錯,那麼多軍閥,可沒幾個人能從杜月笙手裡拿到大洋。中山先生的保鏢杜心五,在清幫的輩份很高,又是民國元老,跟杜月笙關係也不錯(他倆輩份差著哪,不是傳說中的師徒)。吳鑑泉設場教拳時,他還去學過太極拳。
這桌上陪坐的孫存周和鄭懷賢也都是他的結拜兄弟。
先說孫存周,孫祿堂的次子,幼承家教,敏而好學,深得太極、形意、八卦諸拳之精髓,尤以武術擊技聞名於世。也是個好動手的人,本來在江蘇國術館好好的教拳,可這一二八停火協議一定,鎮江成了戰區,國術館就散了。他剛回到上海,被同門介紹到消防隊去教武術。(這孫存周在九一八後在河南山東交界的地方打了幾年遊擊,他長子孫保和也在洛陽對日作戰中犧牲,是少有的大武術家參加抗戰的例子)
鄭懷賢從小學叉,拜的也都是好師父,一路推薦著就到了孫祿堂那裡深造,不但在太極、形意、八卦、擒拿、飛叉等方面造就了一身過硬武藝,而且還在幾個師父這裡學了手好醫術。來到上海到各大學教授國術,不久就被杜月笙看中,結為金蘭,實際上是杜月笙的貼身保鏢。
見到孫存周,王洪有些親切,畢竟他的第一本武術書,就是孫祿堂的形意拳學。
就跟孫存周說:“令尊的形意拳學令我大開眼界,恨不得當面請教”。
孫存周客氣的說:“書是個記載,說的不周全可別介意”。
王洪認真的說:“我從裡面明白了不少東西,要不然,我還以為拳腳沒什麼大用哪,有時間向老兄學習一下,請多指教”。
孫存周自然說一起學習。
杜月笙笑道:“果然都是真武人,三句話不離本行。來,大家坐下來喝杯茶,清下口”。說罷,幾個人就落了坐。
茶水一上,杜月笙就混不當回事的說道:“租界那邊的巡捕房跑來,跟我這邊打了招呼,說有個叫王洪的,跟日本人硬碰硬,讓我這邊安穩兩天,別被兩邊誤會了。這我就想見見了,能逼著租界巡捕怕事鬧大的,是什麼樣的好漢,哈哈!”
眾人也陪著笑了起來。
宴席的氣氛被杜月笙帶動的,很快熱烈起來,眾人吃飯喝酒聊天,忙得不亦樂乎。
席間,杜月笙對王洪說:“老弟,你是條漢子,戰場上殺日本人,到上海也敢跟日本人對著幹,中國人,佩服。你覺得孫先生的東西好,想不想跟他學哪?我可以給你推薦”。
王洪有些驚喜:“能跟明白的人學拳,那是求之不得”。
見王洪回答的肯定,杜月笙就對孫存周說:“二可,你覺得怎麼樣?”
孫存周問王洪:“我聽國福講,你是家傳的短劍,水平非常高,怎麼會想學拳?”
王洪說:“先祖教拳,術高而理糙,很多東西,只知道對敵時應該這樣,身上的道理卻沒有多少。我拿形意拳學,發現裡面總結的東西有與劍法相合的地方。又問過瀋陽的邢家兄弟,這才發現,拳術也許上陣沒什麼大用,可調校自身大有用處,這才起了學拳的念頭”。
孫存周說:“這倒是跟家父的想法有些相似”。
杜月笙見孫存周不反對,立刻說:“這保薦人我做了,王洪,你只管去孫先生那裡學拳,其他的事情我包了”。
王洪從心裡覺得這人真的非常善解人意,連忙感謝。
朱國福也同樣跟孫祿堂學過拳,他搶先祝賀起來。這讓張之江和唐豪看著有點無語。
杜月笙突然想起來一件事來,就說:“你看,我與存周賢弟、懷賢弟與跟是金蘭兄弟,你要拜孫先生為師,也是同門兄弟了,來,我們結拜吧”。
杜月笙看人很準,做這事更是有著私心,王洪是王亞樵這個瘋子都看得上眼的人,只要不折在日本人手裡,早晚會大放光彩。趁著他現在年輕,好拉關係,待日後騰飛的時候,做為王洪的兄長,怕是很多人都得給個面子。
這話一說,王洪有點不知所措。
在座的眾人也有些訝異,可想到這杜月笙結拜的兄弟無數,連常凱申也號稱是他的結拜兄弟,知道這是他的交往手段,便當成了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