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邊看著兩人。
王洪年紀輕輕,對這些事只聽姥爺講過,卻沒有親身經歷過。
杜月笙是人中之翹楚,說的讓你如沐春風,做的讓你心服口服。兩人的年齡、地位統統不是問題,沒幾句話,王洪便身不由已的,當場就結拜了起來。
杜公館的東西都是全套的,杜月笙拉著孫存周、鄭懷賢,幾個人只用了十餘分鐘就把儀式做完了,還順便讓家眷出來,讓王洪認識一下大嫂們。
張之江被拉著做了見證人,他是政要,被扯到這江湖事中,只能黑著臉,從頭站到尾。心裡只琢磨著先把王洪留在國術館一段時間,多少要教些東西,再放他去拜師。
大家又坐下來閒聊,得知王洪真實擅長的是劍法時,杜月笙又尋出個話題來,他說:“李督軍的劍法如仙,可惜人已經仙去。老弟,你可以做小劍仙了。哎,這名號不錯,明天我讓人在報紙上說道說道”。
王洪連連推辭,名號這事兒說大了容易引麻煩。可杜月笙拿出大哥的架子:“雁過留聲人過留名,有個字號,大家也好稱呼”,在座的幾個也被他這江湖習氣弄的沒有脾氣。
孫存周的性格為拳是真性情,為人,就容易得罪人,這兄弟都拜了,王洪也要拜他父親為師,一家了,他還是起了看下王洪劍法的念頭,就直接跟王洪講:“王洪兄弟,你在這裡比劃比劃,讓我們看看夠不夠劍仙”。
這就把王洪將住了。
比劃吧,有點託大,不比劃吧,又顯的不敢見人。
杜月笙見張之江等跟王洪一起過來的幾個人沒有阻攔的意思,就知道王洪的劍法肯定不差,他也想看看王洪的劍法是什麼樣,就讓鄭懷賢找把劍來。
他心裡很想知道,李督軍的劍法名聲大,可他看不出門道,王洪的劍法據說在關外殺日本人成的名,又會是什麼樣的劍法哪?
------
每章一句:擊、剌、格、洗是古劍法技術的大分類。民國時,出現的劍法就有了十幾個主要技法,再往後還有人細分出五十幾個具體名稱。這種細化,反而上場後不知其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