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在小世界的上空,向那幾個坐而論道的人點頭示意了一下,便開始嘗試怎麼進入這個小世界。
他擔心的是自己回不來。
他有現實中的生活,還不能象這些人一般,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變化,只管坐在這裡論道。
所以,王洪沒有冒失,一點一點的前進著,每下降一定距離,再返回到這個世界的出口,甚至還試了下退出劍中世界。
直到發現他的神識在這裡出入無阻,並且還可以分心兩用,一半神識在劍內,另一半神識與身體在外界活動,這才放心的落了下去。
他把神識落到了一直盯著他的那幾個人身邊。
這幾人立刻迎了上來,白小三心最誠,也沒問王洪的意識體還處於劍形的原因,直接拱手相迎:“某白小三,見過道友。”
其他人也一一道出自己的名字:
“某邱青雲,見過道友。”
“某張豐天,見過道友。”
“某王坤,見過道友。”
“奴家柯山姑,見過道友。”
王洪聽他們說的話,有些發愣。
某、奴家,好象是宋朝的稱呼吧?
道友?難道說,這裡全是同道?
不管怎麼說,先學他們學成人形吧。
王洪之前只懵懂的將神識化成了劍形,可站在這小世界的上空管窺一見,便知道了神識也可以變成各種形態。他從劍形變成了人形後,才與這些人正式見面。
白小三這些人,都是將死之前,一生精純的神識不知如何,就出現在了這裡。
大家都是人形,可他們凝實的程度與真實的感覺,遠遠超過王洪。
王洪有些心虛,他的道藝成就遠不如這裡的人,卻莫名其妙成了這把劍的持有者。不由的降低了身份,把自己剛剛得到這把劍,也是剛剛知道劍中有奧妙,向幾人說了一番。
幾個人並沒有什麼驚訝的感覺,反倒向王洪解釋:在這個小世界裡,有不少人是見過這把劍的,有人甚至一輩子都拿著這把劍,壽數一到,便主動進入了這裡。
王洪還是有些不明白,那傳道功給他的神秘人,為什麼把劍也給了他哪?能進到這劍裡的,又都是些什麼標準哪?
柯山姑解釋了起來:“很多年前,大家聚在一起閒聊,說過這把劍知道定數,放在誰手中,誰一輩子就沒有什麼危險的事情。劍中洞天福地府天中,留下的都是習練上古劍仙之功的人。”
王洪愣了半天,這劍,是那傳功之人隨便找個移民過來的人帶過來的……
還有,上古劍仙之功?他練的道功是那個功法嗎?
他從小就聽姥爺說過,武藝這東西,每家都是是各持其秘,概不外傳。便小心翼翼的問起大家練的上古劍仙之功都是什麼樣的?
誰想,每個人都大略說了下自己練的內容。
結果,最核心的東西,也就是功法的主幹,大家都差不多。除此以外,每個人還練有很多不同的內容,有的是教功法的人講的,有的是自己的心得。但都是劍法,大致也是兩條路線:擊劍與擲劍。
後者,他們中有的說是擲劍,有的說是飛劍,可大概的意思,王洪是明白的。
大家得到傳承的方法倒是極有特色,尋師都沒聽說過劍術,卻有人找上門來教習劍法。可是,在這劍內世界裡,沒有一個人見到過教自己的師父,小世界進而的人對此都覺得十分怪哉。
這幾個人並沒有因為王洪對神識剛剛入門,就輕視他。
王洪是現在的持劍人,以後,也極有可能是大家的同伴。所以,大家都以平等的態度,讓王洪瞭解這個小世界,也瞭解外面的世界,同時也向王洪傳授著神識後面的修行精要。
說著說著,小世界裡天慢慢變的暗了下來,不見月亮,卻有月光不知道哪裡散了出來,鋪在大地上,別有一番韻味。
到這時,一直把注意力放在道功與神識上的王洪,透過外面另一部分意識的感受,這才發現,小世界裡的時間速度比外界快了很多。
外面好象只過了一個小時有餘,可裡面,似乎已經入了夜。
王洪把注意力放在外面世界時,遠處傳來女人們教孩子說話的聲音,可一用心聽小世界的人說話,外面的聲音變的極其緩慢。
他明白了,怕這就是所謂“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的意思。
在還想仔細談下去的時候,外面世界的身體開始飢餓了起來。
那種感覺,象是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