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西西里和俄國和奧地利(2 / 3)

小說:大明不革命 作者:王子虛

來找自己的,那當然是無法解決的。

剩下的主要事務就是等著哈布斯堡的回覆,等著俄國人來談判解決波蘭問題。

但是直到汪廷珍給出的會談時間,俄國的代表團都始終沒有來。

汪廷珍本來以為,俄國是要繼續死硬到底,繼續跟拿破崙領導的波蘭作戰,意圖拿回前幾次從波蘭瓜分的領土。

汪廷珍考慮這種可能性很大,所以準備基於這種考慮寫份報告,提出針對俄國的戰略建議。

結果汪廷珍等到了西廠送來的訊息,奧斯曼國對俄國宣戰了。

奧斯曼蘇丹塞利姆三世,派阿拉姆達爾·穆斯塔法帕夏率領三萬新軍進攻俄國。

目的顯然是奪回瓦拉幾亞和摩爾達維亞。

然後就是楊遇春從漢堡發來的訊息,俄國使團已經抵達了漢堡。

要求在漢堡儘快簽約,結束俄國與法國和波蘭之間的戰爭,同時邀請大明和奧地利加入對奧斯曼的戰爭。

楊遇春同樣是談判的負責人,也收到了奧斯曼進攻俄國的訊息。

楊遇春認為,俄國人本來應該是對現有佔領區並不滿意,不想就以當前邊界線結束戰爭。

所以此前故意拖延談判的時間,遲遲不派使團前往漢堡或者安特衛普。

但是奧斯曼的宣戰,讓他們不得不盡快結束與拿破崙的戰爭,專心對付他們的宿敵奧斯曼。

所以大明應該認真考慮,是稍微拖延一下談判時間,並向俄國索要更高的條件。

還是接受俄國的建議,儘快與俄國簽約,然後參與對奧斯曼的戰爭。

這種決策不是兩人能做的,必須報告和請示皇帝的意思。

汪廷珍認可楊遇春的判斷,於是兩人分別給朱簡烜寫了緊急報告。

朱簡烜也已經收到了西廠的訊息,汪廷珍和楊遇春的報告現在第二天就送到了。

朱簡烜看完之後,也下意識的想要插手,一口氣解決奧斯曼和俄國,迫使兩國割地稱臣。

如果是傳統的東方封建君主,或者是歐洲文化圈的那些征服者,這種時候很難放棄這種機會。

但是朱簡烜的衝動情緒很快就消退了,因為征服俄國和奧斯曼的時機仍然並不成熟。

奧斯曼這次出兵的時機選擇的不錯,趁著拿破崙帶著波蘭人與俄國作戰的機會參戰,能夠打俄國一個措手不及。

只是他們出征的效率稍微慢了一點,應該更早一年與拿破崙合作對俄作戰的。

也可能是奧斯曼人剛剛理清局勢,確定拿破崙法國已經向大明稱臣朝貢,歐洲各國現在死傷慘重都停戰呢。

俄國和奧斯曼是真正的宿敵,雙方圍繞黑海丶高加索丶巴爾幹地區爭鬥了幾百年。

站在神洲的角度去看,這倆傢伙有點菜雞互啄的感覺,他們倆爭鬥了幾百年都沒有一個最終結果。

不過放眼整個歐洲,相比神洲的戰爭,都經常有菜雞互啄的感覺。

還是因為歐洲的局勢太過複雜,各個國家內部都有各種各樣的問題,關鍵是在外部因素干擾下難以解決。

各國之間只能帶著一堆問題互相爭鬥,所以就經常出現虎頭蛇尾,打到半截忽然結束了的情況。

朱簡烜不知道這場戰爭算是第幾次俄土戰爭,但卻肯定不會有神洲式的爽快結果。

最典型的一個問題,現在的奧斯曼蘇丹塞利姆三世應該是改革派,在原有的歷史上他這時候應該已經被禁衛軍廢了。

現在他雖然尚未被廢,但是他組建的新式軍隊外出征戰了,那禁衛軍會不會按照歷史慣性做點什麼?

朱簡烜不確定塞利姆三世能堅持多久,也不確定插手俄國和奧斯曼的戰爭能夠得到什麼,但肯定都不符合大明當前的計劃。

直接插手歐洲戰爭,已經是自己計劃之外的事情了,繼續強行參加俄土戰爭,會進一步消耗大明國力。

大明當前的力量雖然龐大,能支援龐大的軍隊在遙遠的海外作戰,但終究有極限。

雖然自己對大明國力和軍力的使用,肯定還沒有到極限狀態,現在也沒有人知道大明的極限在在什麼地方。

但是按照朱簡烜自己的評估,如果在美洲和歐洲的佔領區尚未完成基本的整頓之前,繼續強行吞下奧斯曼或者俄國的大部分土地和人口,那大明的力量可能就會到極限了。

因為那意味著直接吞掉將近兩億人口,而且大部分還是有一定民族意識的歐洲人,鎮壓和管制的壓力堪稱巨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