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整個歐洲全境皆反,舊的歐洲君主和新的民族主義分子合流,內外藩國君再趁機主鬧事,大明真的可能會顧此失彼。
就算是最終強行鎮壓下去了,戰爭也肯定曠日持久,損失也肯定非常巨大,也就是得不償失的。
作為大明皇帝,最好不要把主動大明的極限逼出來,那等於暴露自己的底線。
就算是這個底線非常高,但是隻要能夠評估了,那所有的敵人和陰謀家就可以去估算,需要使用什麼樣的手段,積累出什麼樣的能力,就能摧毀大明瞭。
深不可測,無法估量,這種狀態才是最大的威懾力。
基於這種考量,朱簡烜給楊遇春和汪廷珍回信,讓他們安排法國和波蘭與俄國籤停戰協議。
不要與俄國或者奧斯曼結盟,更不要參加奧斯曼與俄國的戰爭。
配合新藩國君主專心整頓歐洲事務。
汪廷珍和楊遇春收到回覆,看完之後都是非常的意外。
「聖上真的是一心求穩啊……」
「只要趁機擊潰俄國和奧斯曼主力軍,解決掉世界上僅剩的這兩個較強的國家,剩下的小國根本不足為慮,天下歸一近在咫尺,聖上竟然忍住了……」
兩人雖然都頗為遺憾,但也都只能遵守皇帝的旨意。
楊遇春作為代表,在漢堡安排法國和波蘭的代表,與俄國人簽訂了正式的停戰協議。
法國和俄國的戰爭結束,波蘭恢復了1771年的邊界。
而後俄國留下少量部隊駐防西部邊境,將更多的軍隊調往南方迎戰奧斯曼。
與此同時,哈布斯堡的皇儲弗朗茨親自回到了維也納,向伯父彙報了大明開出的幾種不同的條件。
哈布斯堡的君主,約瑟夫二世聽完之後,表情嚴肅而又愁苦:
「大明果然要求我們臣服了,條件確實是很誘人……
「保留原有的所有領地,並且集中到一起,額外獲得整個威尼斯。
「甚至如果如果真的答應,應該還有機會在義大利另外索要一部分教宗的領地。」
弗朗茨聽到這裡就下意識的詢問和確認:
「這些條件確實很不錯,所以伯父您的意思是,我們哈布斯堡……要成為大明的附庸嗎……」
約瑟夫二世直接搖頭:
「當然不是,我也肯定不想那樣做。
「我這一生,都致力於建立一個統一的強大的奧地利帝國。
「如果接受了這種看似美好的條件,我這幾十年的所有努力都將化為虛幻的泡沫……」
弗朗茨有些不解:
「為什麼?大明不是允許我們透過領地交換,將所有家族領地聚集在一起嗎?」
約瑟夫二世立刻非常嚴肅的反問:
「你這些年也在學習神洲的文化歷史,你可記得神洲有一項法令叫做『推恩令』。」
弗朗茨似乎一下子明白了:
「大明未來可能會將哈布斯堡的領地再次拆分?」
約瑟夫二世繼續分析:
「大明皇帝有可能會在我去世之後,將哈布斯堡的領地均分給你的弟弟們。
「你可能不會同意,但是你的弟弟們未必不會同意。
「甚至,大明皇帝可以將分封的範圍繼續擴大,你的那些妹妹丶女兒丶侄女們也能受封。
「然後安排大明的宗室成員,迎娶你們的妹妹丶女兒丶侄女們。
「這樣就能讓大明皇室子女繼承這些領地。
「哈布斯堡的疆域也許會短暫的集中,但卻有極大的機率被徹底的拆分開。
「至於所謂的漸進融入方案,看上去倒是頗為合理。
「南蒂羅爾對義大利地區雖然很重要,但其本身的價值遠遠比不上巴伐利亞。
「所以大明才要求,就算是這樣交換,我們也必須將巴伐利亞分出去,單獨建立一個王國向大明效忠。
「可是,這樣的融入過程,就是將哈布斯堡所有領地逐步肢解的過程。
「最終融入大明的是一群獨立的小王國。
「但是對照神洲的歷史的話,這甚至還不是最極端的壞結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