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也挺意外的:
「你不是說出發去安特衛普了嗎,怎麼現在還在倫敦?」
皮特表情憂愁深沉嚴肅的說:
「陛下,我已經去了安特衛普,見過大明的使者之後回來了。」
喬治三世愣了一下:
「怎麼這麼快?停戰協議已經簽了嗎?大明軍隊什麼時候撤出漢諾瓦?」
皮特馬上說解釋說:
「還沒有,大明這次要做的事情,與我們最初推斷的完全不同。
「大明已經收服了拿破崙,將其封為大明的波蘭國王。
「也送路易十六的王儲返回巴黎,成了法國的新國王路易十七。
「大明顯然不會繼續維持歐洲大陸各大國之間的均勢了。
「而是直接把歐洲的核心地區變成大明的附庸國了。
「所以我們所有的計劃都要重新做,內閣也需要重新請示您的意思。
「我確認了大明使者的態度後,就馬上趕回來了。
「大明不會直接交換漢諾瓦,大明要求我們付出足夠的代價來交換……」
喬治三世雖然對大明不會交還漢諾瓦有心理準備,但訊息確定的時候還是比較難受。
但是讓喬治三世更難受的事情,還是大明對待歐洲的總體態度:
「大明果然不願意直接交還漢諾瓦,也是怪我們在戰場上沒有發揮什麼用處,幾乎沒有自己奪回任何土地。
「在戰爭之前,我們一直以為,大明對歐洲的態度,與我們英國是重合的。
「現在的大明皇帝,以前的大明吳王和美利堅國王,當初也確實在執行與英國類似的策略。
「他明確表示國,要維持歐洲各大國之間的力量均勢。
「但是這場歐洲大陸上的戰爭,讓大明看清了歐洲諸國與大明之間的差距。
「大明意識到自己有能力直接主導歐洲局勢,自然就不會再繼續維持歐洲各大國之間的均勢了。
「未來的歐洲,不再是歐洲人的歐洲了,而是大明天朝體系內最偏遠的疆域。
「所以,大明對我們索要的代價是什麼?要英國和歐洲其他國家全部臣服,進而真正統治全世界嗎?」
喬治三世當了幾十年的國王,對當前的政治局勢還是有比較清醒的認知的。
皮特發現國王這麼清醒而又悲觀,心中倒是稍微鬆了口氣,覺得自己應該比較容易說服國王了:
「大明使者提出了要英國臣服的要求,但很明顯不是他們的底線。
「按照我和內閣的分析,歐洲的戰爭本來就是意外,大明本來的目標應該是順國。
「像是解決清國一樣,解決名義上臣服於大明,但是事實上獨立的順國,完成對神洲的統一。
「只是歐洲的局勢讓大明看到了機會,適時的加入其中攫取利益而已。
「但是大明已經連續作戰了好幾年,征服了龐大的土地和眾多的人口,應該停下來恢復力量,然後去處理順國了。
「所以大明應該不準備馬上迫使剩餘的歐洲國家屈服。
「我們應該能談出一個保持獨立的條件,至少繼續保持一段時間的獨立,但是肯定要付出足夠的代價。
「大明目前開出的要求是英國所有的海外殖民地。
「可是這個條件對於國內的資產階級而言,實際上不如直接臣服於大明呢。
「臣服能保住現有的產業,還能分享大明龐大的殖民地市場,只需要額外繳納百分之十的稅收。
「再加上顯而易見的未來中,大明早晚會征服所有的國家。
「就算是現在交出殖民地,換到了一時的獨立,也無法維持太長時間。
「所以我建議,透過一些漸進性的方式,讓英國逐步融入大明的天朝宗藩體系。」
喬治三世沒有直接表態,而是先追問皮特的設想:
「具體是什麼方式?」
皮特馬上將自己的規劃說出來:
「這種計劃,需要大明的認可和配合,我們做好的計劃,大明未必會接受。
「所以需要有多個不同速度和程度的方案給大明選擇。
「首先,比較理想化的方向,就是讓夏洛特公主與大明的皇子聯姻。
「大明人基本都是泛信徒,可以名義上信奉任何宗教。
「自然也可以像北德意志諸邦那樣改信,該宗,所以信仰應該不是問題。
「他們的子女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