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英國國王,成為大明皇帝的臣子,英國也自然加入大明宗藩體系。
「這需要等到數十年之後才能落實,我們有足夠的時間緩衝。
「然後,是可行性更高的折中方案,安排一位王子,比如說約克公爵,成為獨立的漢諾瓦國王。
「讓漢諾瓦國王向大明皇帝效忠,讓漢諾瓦代替英國成為大明的藩屬國。
「最後,可以將兩者結合起來,拆分和聯姻同時做。
「只不過,大明可能不會接受聯姻方案,我們需要自己協商確定之後,再去詢問大明皇室的意思。」
喬治三世也是無奈,自己擁有十幾個子女,但是卻只有一個合法的孫女。
雖然是否「合法」的「法」,是喬治三世自己定的。
英國王室成員,沒有經過國王的允許的婚姻,以及所有與非新教貴族的婚姻,都不被英國王室認可,都是非法的。
非法的婚姻所生子女當然也沒有繼承權。
喬治三世的孩子其實大多有情婦或者情夫,他們有些生出來了數量眾多的私生子。
按照歐洲傳統,這些私生子沒有繼承權,也不能用漢諾瓦的姓氏。
按照喬治三世現在擁有的子孫的情況,未來肯定是他唯一的孫女先夏洛特繼承王位。
夏洛特與其他貴族結婚之後,就會採用其他貴族的姓氏。
英國漢諾瓦王朝也要隨之改名了。
既然孫女反正都要嫁人,王朝早晚都要改名,不如嫁個身份最尊貴的,改個最好的姓氏。
歐洲範圍內的王室都大差不大,全世界範圍內那肯定是大明皇室最尊貴。
如果大明的皇子願意名義上信奉英國國教,喬治三世現在並不介意孫女嫁給大明皇子。
但是喬治三世沒有直接應承,而是在皮特的基礎上提了新的設想:
「那有沒有一種可能,讓夏洛特嫁給漢諾瓦國王?
「我是指,讓一個大明的皇子先與夏洛特結婚,然後去當漢諾瓦國王。
「漢諾瓦國王的兒子,同時也是英國女王的兒子,未來就能再次同時繼承漢諾瓦和英國。
「這樣,未來的漢諾瓦王國,以及不列顛和加拿大,都屬於夏洛特的後代。
「當然,前提條件是隻有夏洛特的子女擁有繼承權,而不能採取大明的純父系繼承製度。」
皮特聽完也是愣了一下,國王的方案似乎比自己的設想更好。
這樣的話,現在英國的所有土地,未來仍然都屬於老國王的後代,老國王心理上不會有太大的遺憾。
英國也不用直接要回漢諾瓦,還鎖定了英國與大明的關係,大明更容易直接答應下來。
但最大的問題沒變,還是大明皇室大機率會拒絕和英國王室聯姻的。
皮特把聯姻的說法提出來,本來只是給拆分共主邦聯的方案打掩護,本質上是想先把共主邦聯拆了再說。
先讓漢諾瓦獨立出去,好解決眼前的麻煩。
至於英國和漢諾瓦的未來,皮特覺得應該相信後人的智慧。
沒想到國王把聯姻的事情當真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