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在北苑新宮或者其他地方選址,專門建設一座儘可能高大的高樓作為紀念。
可以稱之為天工樓丶天功樓丶天下樓丶歸一樓等等。
這座高樓的高度,應該至少超過一百米,儘可能超過兩百米以上,正好驗證目前的工程技術。
建部上這個奏章,也許是單純的拍馬屁,又或者是有什麼其他想法。
但朱簡烜覺得,這件事情也確實可以辦。
不過不是單純給自己誇耀功績,可以建設一座專門的展覽館和紀念碑。
紀念天下真正歸一的盛世,展示和炫耀大明如今取得各種成就,並把現在和未來的功臣都放進去。
讓現在的普通人嚮往和銘記,讓後來人瞻仰前人的功績,鼓舞他們的心氣。
這是能夠提高凝聚力的事情,稍微花點錢是值得的。
所以朱簡烜就批准了,同時將自己的考量寫上去,又提了幾點總體上的要求。
這個天功樓不能放在宮中,要放在開放的公共地區,在周圍建設寬闊的廣場,栽植遮陰的樹木。
讓普通百姓能在這裡休息等待遊玩,自然也要能夠方便的參觀瞻仰。
讓禮部配合建部做個更詳細的方案出來。
朱簡烜放下這個奏章,拿起下面一本翻開看,發現也是工程相關的。
不過是總管水利工程建設的汪萊遞上來的。
主要是告訴皇帝,經過工匠們這段時間的努力趕工,冰川大河丶三峽工程丶剛果河工程的詳細方案都已經基本完成了。
這實際上是個概括性的報告,如果皇帝想要看詳細方案和圖紙,可以再打電話叫他們送過來。
冰川大河的方案基本確定了,天然存在的河道遺蹟就是理所當然的運河河道,天然存在的河口就是理所當然的水壩基址。
倒是三峽工程和剛果河工程,目前都還有一些不確定性,需要朱簡烜做一些決定。
比如三峽工程就給出了三個候選方案。
第一個方案,汪萊稱之為節儉型方案。
在湖北宜昌或者秭歸縣,建設一座海拔高度一百八十五米的大壩。
預計可以形成最高一百八十米的水頭,可以形成面積大約一千平方公里的峽谷水庫,擁有大約四百到五百億立方米的庫容。
這基本就是朱簡烜前世最終的三峽工程指標。
當時神洲尚未完成全面的工業化,對於這種工程建設的規劃非常謹慎,最終的選擇也非常的保守。
那個時候重慶人口已經非常多了,工程投資有一半都要用來移民了。
不過現在大明的情況完全不同。
大明朝廷已經配合渝國公遷走了本地的大部分居民,這個方案現在完全不需要專門移民,也幾乎不會淹沒平地。
但是在汪萊看來,這種水庫的庫容極低,在洪水爆發的時候,只能削減洪峰強度的能力。
無法將雨季來水全部截留,無法將全年來水全部用於發電。
在雨季到來之後,甚至可能需要專門洩洪,釋放庫容用於攔截後續的洪峰,所以無法完全規避下游的洪水。
建設成本較低,工程難度中等,調節效果較低。
第二個方案,汪萊稱之為高效方案,仍然在宜昌或者秭歸縣,建立一座海拔高度兩百四十米的大壩。
預計可以形成兩百三十五米的水頭,能夠獲得面積約兩千平方公里的峽谷水庫,擁有大約一千五百億立方米的庫容。
這個指標近似於蘇聯蜜月期提過的蘇聯方案。
這個方案會淹沒一些谷中河灘土地,但能夠攔截絕大部分的雨季洪水,基本能夠完全控制洪峰。
在正常年份,只會浪費很少的來水,大部分流量都能夠用於發電。
同樣基本不需要搬遷,工程區基本無人。
建設成本較高,工程難度最高,調節效果較高。
也可以將大壩分成兩個,那樣工程難度會大幅度降低,成本也會有明顯的上升,但那樣就不如直接採用第三方案了。
第三個方案,汪萊稱之為保守方案,在宜昌到重慶府之間,建設三座不同高度的大壩。
三座大壩本身的的高度都在一百米左右,但是最高位置的大壩壩頂海拔高度能達到兩百七十米,總水頭最高兩百六十米。
近似於美國蜜月期提過的美國方案,只是將一個大壩分成了三個。
這個方案會淹沒重慶府附近的幾片谷地,嘉陵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