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改稱呼。
朱簡烜對這兩個方案都不是很滿意,那一大串溢美之詞的方案給人的感覺像諡號。
天皇大帝這稱呼感覺還行,但朱簡烜不想被稱為天皇。
雖然天皇天后最早是李治和武則天用的,但是他自己仍然會本能的想到日本那個。
況且朱簡烜也看不上李治和武則天。
朱簡烜倒是也沒有生氣,朱簡烜的性格是比較自我的,下面人想不出好辦法的時候,通常並不會責怪他們。
下意識的覺得這是自己沒有給出指示的結果。
朱簡烜自己恰好也想不出什麼好詞,猶豫考慮了一會兒,就把那份報告放在了一邊:
「這件事情先放下吧,我先看看,朝會還是正常舉行,不過不要在朝會上提這件事。」
沈復心中鬆了口氣,趕緊領命稱是。
這活兒本來就難幹,禮部那幫人本來大部分是搞尋章摘句的,皇帝之上的稱呼應該是什麼,他們真的琢磨不清楚。
也幸好他們伺候這位君父,倒是習慣於主動擔責,不會因為臣子沒有好想法而責怪他們。
然後沈復趕緊遞上了另外一份奏本,並在旁邊介紹說:
「江南布政使和江南提學官聯署,說最近這幾年地方童生考試的時候,偶爾會遇到士紳來詢問女童生是否可參加考試。
「蘇州丶松江丶應天府三地,都不時有士紳到衙門去請示,以後的科舉考場能否開一個女科。
「因為涉及到科舉教化,下面所有官員都不敢置喙,所以請示陛下決斷。」
朱簡烜聽著沈復的說明,簡單翻了江南布政使的奏本,內容倒也不算複雜,基本就是沈復提煉的那幾句。
江南地方的一些士紳,想要讓朝廷專門開女科。
朱簡烜對於這件事情稍微有點意外,但是稍微分析一下就覺得也在情理之中。
關於女人能不能參加科舉,神洲歷代王朝並沒有明確禁止。
如果按照現代的理想化的西式法律邏輯,使用「法無禁止即可為」的標準的話,似乎應該是允許的。
但是,即便是歐洲和美國,也並不完全遵守這種邏輯,更何況神洲古代了。
科舉考試不是常規事情,不是當事人一個或者少數人的事情,而是整個國家統治集團的事情。
也就是一種牽扯眾多的事情,這種事情不是法無禁止即可為,而是法未允許須慎重,甚至「法無許可不可為」。
女人能不能參加科舉,以前的朝代和大明都沒有明確允許。
在宋代的時候,出現過女童參加科舉的情況,當時人和後人的私人評價都是不建議這麼搞。
但宋朝官方也沒有出正式法律來禁止,大明也沒有明確的規定。
在朱簡烜看來,是沒有社會基礎。
隨著科舉流程的不斷變化,考據制度也越來越嚴格。
在大明現在的正常科舉考試流程中,有士兵給考生驗明正身和搜身的環節。
這個時候的普通人的社會認知中,本來就不支援女性拋頭露面,同時還有男女授受不親。
負責監考和檢查計程車兵都是男人,面對女考生就是個巨大的麻煩。
以前本來就沒有幾個女生參加過實際考試。
不過,現在大明的社會環境和社會認知,應該正在迅速發生變化。
隨著工業化的深入,城市市民階層的規模迅速膨脹,有各種新想法的人也會越來越多。
上學的女生越來越多,她們讀書瞭解科舉流程之後,就有人希望能夠參加科舉。
這些人中,應該有比較受父母溺愛的,又動員他們的父親去向朝廷請示。
朱簡烜面對這個問題,首先想到的事情,是工業化和城市化,是否會導致女性解放思潮擴大?
現在這種希望參加科舉,甚至特別想要參加科舉的女學生有多少?
明確反對這種事情的人又有多少。
自己對於這件事情如何處置,對於大明的現在和未來,又有什麼樣的影響。
這些問題都非常複雜,以至於內閣和相關部門的侍郎們都不敢插話,直接把問題送到了朱簡烜這個皇帝前面。
朱簡烜卻不能讓他們就這麼脫身,大明的內閣是內外朝的溝通中心。
他們要把自己這個皇帝的意志,透過正式或者非正式的方式,傳遞給外朝的各部侍郎們。
同樣也要把外朝官員的普遍態度再傳遞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