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如變戲法一樣的速度裝配步槍。
一杆杆的新步槍被裝進木頭箱子裡面,整整齊齊的排列碼放在產線盡頭的托盤上面。
隨著工人們持續工作,箱子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不斷堆積。
然後有機動液壓叉車開過來,將一整托盤的步槍運進倉庫,等待額外的抽檢或者直接送走。
而這些兵工廠的倉庫,才是讓所有人膽寒的地方。
一個庫房就能武裝一支部隊,而這樣的倉庫很快就能填滿,每天都有貨車將生產出來的步槍運走。
單就這種恐怖的生產速度,就已經讓所有歐洲傳統手工工廠望塵莫及了。
關鍵是生產出來的步槍的效能同樣強大。
巴格拉季昂等人參觀過檢測場所,看著現場的工匠接連不斷的試射步槍,確認步槍在一百米到一千米之間的散佈資料。
絕大部分槍械,在一千米的距離上,仍然具有一定實戰能力。
精度特別高的步槍,會被專門挑選出來,安裝上專用的瞄準鏡,使用挑選出來的子彈,作為狙擊步槍使用。
狙擊步槍能在一公里以上的距離點射敵人。
巴格拉季昂結束這次參觀的時候,腦海中梳理自己看過的整個生產流程,再回想以前的俄國步槍生產過程。
「俄國人在面對大明的時候,還想要搞什麼戰略戰術,就像是原始人對著步槍兵,卻嘶吼著揮舞木棍恐嚇一樣。
「如果亞歷山大沙皇陛下看到了這一切,絕對不會有任何與大明對抗的想法,根本不會考慮與順國和奧斯曼的結盟。」
巴格拉季昂心中這樣唸叨著,整個人的精氣神已經徹底的消失殆盡了。
巴格拉季昂唸叨的沙皇本人,也在大明的北方面對著更高階別,規模也更大的工業化衝擊。
雖然俄國本體已經完全崩盤了,大明已經基本佔據了俄國本土的土地,俄國未來也很難再有有恢復的機會了。
俄國前沙皇應該也會是最後一個沙皇,未來大機率不會再有復國的機會。
但是,包括亞歷山大這個沙皇在內,俄國的王室和貴族以及高層,現在也不是完全沒有用了。
俄國被大明徵服之後,俄國人肯定不會完全臣服,就算是現在口頭上服從了,未來也有可能會搞破壞活動。
肯定有很多忠於羅曼諾夫王朝的俄國人,會理所當然的將亞歷山大視為他們的領袖。
他們未來想要搞破壞的時候,也會理所當然的找亞歷山大配合,或者是找羅曼諾夫家族和其他貴族配合。
如果亞歷山大不配合,他們也可以自行打出亞歷山大的名義,或者找其他的王室成員,來聚集人手並增加他們的影響力。
如果亞歷山大為首的俄國貴族們對大明仍然心有不服,以後有可能會想盡辦法配合這些人搞事。
俄國王室和貴族數量那麼多,大明也很難全都嚴格控制起來。
如果大明直接處死亞歷山大等人,那亞歷山大這幫人就會成為俄國的殉道者,可能會激勵這些心向羅曼諾夫王朝的俄國人。
以後俄國人與大明人產生矛盾,想要對抗大明朝廷的時候,就很可能會打出亞歷山大作為旗幟。
所以最為妥當的處理方法,是讓亞歷山大等人心服口服的同時躺平。
這樣的亞歷山大等人也不會再有什麼號召力,甚至羅曼諾夫王朝的號召力都會隨之衰減。
後續想要找他們配合搞事的人,亞歷山大等人可能不予理會甚至告發。
所以亞歷山大為首的俄國貴族和高層,現在雖然理論上都已經都變成平民了,在正式順天府卻得到了專門的安排。
讓跟他們一起抵達順天府的王引之帶著,在順天府周圍參觀大明的工農業建設去了。
亞歷山大首先參觀的是順天府周圍的農場。
順天府周圍,與南方的廣州府周圍,有一個最為明顯的區別,那就是土地所有權歸屬。
廣州府本來就是大明故地,還一直是朝廷直轄區域。
所以無論是北伐滅清,還是後來的削藩遷都,都與廣州沒有什麼直接關係。
廣州府的土地所有權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改變。
只是在南方農業公司成立之後,民間的土地交易變成單向的了,不能在百姓之間自由流通,只能流向南方農業公司。
但土地是農業社會最為重要的資產,除非遇到什麼不可抗力,大部分普通人並不會出售土地。
所以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