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要解決草原的問題(2 / 3)

小說:大明不革命 作者:王子虛

清朝給蒙古人設計了盟旗體系,要求他們在規定的範圍內放牧,不得隨意更換草場,否則就會遭到懲罰。

配合修廟和減丁制度,以及晉商的金融侵蝕,徹底把草原民族整廢了。

只有讓他們定居,才能真正解決威脅。

朱簡烜現在掌握了更高的生產力,工業化後的大明就不需要使用清朝的噁心政策了。

可以依託更高的生產力強行發展定居生活,搞定牧。

現在可以修水渠引水,可以挖井抽水,可以用卡車收集草料,可以用飼料代替部分牧草。

中亞本地的水源不夠,但是隻要撐到冰川大河完成就行了。

屆時中亞中部地區將不再缺水,可以再次將這些定居點的人口集中到大河兩岸。

那時候就可以直接搞灌溉農業和工業化了。

大明的鐵路就這樣繼續向西延伸,同時不斷收編沿途遇到的遊牧部落。

另一支築路隊伍也開始行動,以東西向的中亞鐵路幹線為,修建通往幾個重要定居點的支線鐵路。

第一條支線從天山山脈西側繞進伊犁河谷,聯通從東方不方便進入的伊犁城區。

在伊犁河谷出口,修建第二條支線,通往歷史上的阿拉木圖地區,以及現在已經有城市的比什凱克地區。

再從比什凱克繼續向西延伸到錫爾河流域。

同時在天山西側餘脈邊沿分出第三條支線,向南繞過天山餘脈連線塔什干地區,費爾幹納盆地地區,撒馬爾罕地區。

中亞鐵路幹線主要是通往歐洲,為了切斷順國和俄國的聯絡,並且為進攻俄國做準備。

南方的這些支線其實才是直接威脅順國安全的。

隨著大明的鐵路不斷延伸,大明完全控制的大型居民點越來越多,收編和掌控的遊牧部落越來越多。

大明與順國之間,已經實際上處於戰爭之中,但是名義上卻很複雜。

現在草原上發生的事情,不知道應該算是武裝衝突,還是邊界矛盾,又或者是平叛鎮亂,還是收復失地行動。反正名義上絕對不能算是正式的戰爭。

大明的動作越來越大,相應的訊息也傳播的越來越遠,越來越多的情報送到了印度。

李策凌看著各方面的情況,越來越控制不住情緒了。

李策凌一個人時不時的痛斥大明的陰狠,也時不時的喊著是時候決戰了。

一方面,李策凌已經知道,大明那所謂的鐵路和火車,已經很可能修到了塔什干附近。

塔什干位於費爾幹納盆地外側,是西域有名的繁榮發達的地區,是傳統陸地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節點。

順國攻佔這裡之後,設定了朝廷直轄的官僚機構,現在也仍然屬於順國朝廷直轄地區。

塔什乾的旁邊的費爾幹納盆地四面環山,只有一個異常狹窄的出口,出口處還有一個湖泊卡著,易守難攻還能自給自足。

順國當初並沒有強攻,而是讓蒙古人去做說客招降,將費爾幹納盆地變成了順國的封臣。

現在的塔什干,是順國遏制費爾幹納盆地的重要節點,同時也是順國控制整個中亞草原的重要節點。

李策凌在這裡派駐了五萬主力軍,還儲備了大量的糧草丶馬匹丶槍炮丶彈藥丶刀劍。

李策凌不可能允許朝廷直轄的塔什干倒向大明,那跟投降沒區別。

大明要奪取塔什干,那正面的戰爭就要爆發了。

另一方面,哈薩克各部的首領們,多次安排人員來德里控告大明的暴行。

聲稱大明正在貪婪的侵吞哈薩克草原,同時還在不斷掠奪哈薩克的人口。

哈薩克諸部落要求順國出面解決問題,否則哈薩克諸部為了能夠活下去,只能投降大明瞭。

李策凌掌握了印度之後,對於這些草原上的窮盟友越來越不上心了,他們對現在的順國似乎也沒有什麼用處了。

不過在李策凌看來,他們就算是對順國無用,也不能讓他們倒向大明,那將嚴重影響其他部落的心態。

特別是本來處於搖擺狀態,對於效忠誰都無所謂的中亞部落,都可能會更加迅速的倒向大明。

現在局勢進入了死衚衕,已經不得不專門出面解決問題了,否則順國就要分崩離析了。

與此同時,順國也確實不能繼續隱忍下去了,大明已經深入順國內陸了,已經可以開始對抗作戰了。

所以李策凌一邊給駐紮在南方被北方的軍隊下令,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