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抵抗,所以才想要去拉人組團行動。
這家人看崔二這邊雖然只有八個人,但都是青壯和半大孩子,稍微有些警惕,直接不搭理崔二。
崔二也不糾纏,繼續往前走,遇到了別的合適的小股災民,就再次上去打招呼。
經過幾次嘗試之後,崔二成功搭上了一股十幾個人的災民。
雙方的隊伍稍微靠近了一起往南走。
崔二試著跟這幾個人聊天,繼續介紹自己這邊的情況,同時詢問對方的情況,提高雙方的瞭解和信任度。
同時約定雙方的青壯年在外圍護衛,讓女眷丶孩子丶老人在中間。
雙方一起走了一天,崔二遇跟新同伴商量過之後,又去跟一個十幾人的隊伍打招呼。
把這個隊伍也跟自己的隊伍合併,同樣把青壯年聚攏到一起,一起在隊伍外圍護衛所有人的家眷。
一行人一路向南,崔二看著路上的情況,陸續的把幾波難民隊伍匯聚到了一起,整個隊伍很快就超過了兩百個人。
逃荒這種事情,當然是一起走的人越多,相對越安穩一點點,遭遇強盜劫匪的時候安全一點。
但是逃荒的群體內部本身也並不安全。
崔二這一行人走了沒幾天,就已經看到了其他子民之中的各種悲劇。
吃飯的時候直接搶劫的,強暴其他人妻女的,因為種種原因打架甚至殺人的,時不時都都會發生幾起。
青壯年合夥欺負他人的更是隨時可見。
大部分災民團體都是自發組合起來的,已經脫離了衙門主導的舊有社會秩序。
崔二這邊有四個夥伴,兩個學徒和一個大外甥打底,無論身上的東西種類水平如何,多少都帶著基本的武器。
崔二作為聯絡人,依次跟難民家庭打交道,把所有的青壯年聚在了一起。
還提出並執行了簡單的內部規則,禁止自己這一群人內部互相爭鬥,禁止各個家庭互相搶奪物品。
這些規則讓崔二的隊伍相對安全穩定,崔二儼然成了這群難民的小頭目。
因為其他的災民也希望能夠安穩的往南趕路。
崔二維護這樣簡單的基本規則,也能夠得到其他災民的基本擁護。
其實也是因為饑荒才剛剛進入第一個高峰,災民的規模和苦難還沒有到達頂點。
原有的社會道德體系還沒有完全崩潰,崔二才能用相對簡單的約定在災民中建立基本的秩序。
不過想要維持秩序,就需要有基本的物資基礎。
畢竟,人到了要餓死自己的時候,通常也不會再去遵守什麼社會秩序了。
而自己率領的只是一群災民,身上本來就沒有多少食物。
崔二又不想去搶其他的災民。
倒不是說崔二這個街溜子有很高的道德水平,而是崔二知道其他災民身上也沒有什麼好搶的。
同時災民肯定會非常的護食,自己見過好幾次因為一口吃的鬧出人命的事情了。
崔二找了同行的各個家庭村莊的話事人來討論,幾個出身農村佃戶的人就提議去搶地主的莊子。
稍微有點規模的地主,肯定都在家裡有糧倉,囤著不止一年的糧食。
崔二從善如流,馬上組織去搶地主。
反正都要去投大明瞭,反正都已經餓的活不下去了,犯點死罪也無所謂了。
崔二讓自己大外甥和兩個夥伴領著一少部分青壯,護著隊伍裡面的老弱留在一個地方等候。
自己和其他的青壯出去尋找合適的目標,最終在沛縣城南鎖定了一個村子。
然後持續踩了兩天點,鎖定了村裡地主家的院子位置。
崔二當天半夜帶著一百多個青壯,拿著現有的斧頭和棍棒衝進了這家地主的院子。
地主家裡雖然有護院,但哪裡是一百多個餓急眼的災民的對手?
而且這幫災民還專門踩了點,還在夜裡偷襲。
崔二帶隊把護院都砍死在了床上,然後由以前在農村幹活的佃戶領著,去找地主存糧倉和牲畜的地方。
然後一群人裝糧食,一群人抓牛羊雞狗。
順便帶上了地主家裡金銀細軟等值錢物品,還有刀槍棍棒和土槍等有用的武器,趕在天亮之前逃出了村子。
匯合了隊伍的其他成員後馬上南下,連續走了十幾裡之後才停下來做飯。
崔二帶著所有人飽餐了一頓,周圍人的情緒就有了幾分變化,然後繼續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