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乎尋常的北伐戰略
大明吳國北伐軍佔領了濟州島主堡壘,消滅了濟州島上的清軍步兵和騎兵主力。
透過投降的清軍軍官,指揮作戰的軍官弄清楚了島上清軍的詳細情況。
平日總計有三萬清軍,已經爆發的三場戰鬥中,北伐軍直接消滅的有一萬餘人,後續俘虜的也有一萬餘人。
剩餘在兩個小堡壘的步兵,以及濟州島其他地區的據點的駐軍,應該還有一萬駐軍。
朱簡烜收到簡單的報告後,迅速下達了一連串的命令。
派一萬吳國主力軍,與閩國公府的三萬步兵,一起留在島上看守俘虜,殲滅島上剩餘的清軍。
同時留下四萬杆甲型步槍,給閩國公府的步兵換槍整編。
讓一萬吳國主力軍作為軍官負責訓練,讓閩國公府的三萬步兵適應新武器和新戰術,島嶼上剩餘的清軍據點作為練兵目標。
適應了新武器之後,再調往其他地區作戰。
吩咐閩國公世子鄭瑞安,率領八艘北河型鋼鐵戰船,以及閩國公府的其他船隻,以島嶼為據點封鎖朝鮮海峽。
命王濤將部分運輸船攜帶的煤炭投放到濟州島碼頭。
然後安排空船返回本土,輸送十萬大明災民移民來濟州島,把閩國公府的原來用的燧發槍發給他們,訓練至少三萬民兵。
負責壓制和改造島嶼上原有的清國和朝鮮移民。
濟州島上本來就有土著,在宋朝成了朝鮮的藩國,後來被蒙古人佔領用於放牧,元朝滅亡後又被朝鮮人佔領。
朝鮮人和清國人都是外來的,大明現在也屬於新的外來者,島嶼上的歷史早就亂套了。
朱簡烜率領主力船隊繼續北上,同時將主力船隊分成左右兩路。
兩路戰船相同,都是兩艘六千噸級鐵甲艦,帶領十六艘鋼鐵戰船,只是跟隨行動的運輸船隊不同。
左路軍護送運載吳國主力師的船隊,目標是山東南部的海州,也就是後世的連雲港,以及後世青島所在的膠州灣。
右路軍是運載日本僕從師的船隊,目標是朝鮮仁川港,以及北部的南浦港。
朱簡烜還不知道清軍主力艦隊在什麼地方,大機率就是膠州灣丶旅順灣丶朝鮮仁川等幾個海港內。
但是不管他的主力艦隊在哪兒,這些地方全部都要佔領下來。
朱簡烜北伐的策略,也與神洲歷史上任何時候都完全不同,是依託優勢海軍船隊和運輸力量,走以海制陸的方式展開。
或者說是按照海權國家的作戰思路來進行。
首先佔據整片海域的重要港口節點,透過海船向這些節點輸送主力部隊和物資,以這些節點為中心收復北方土地。
所以朱簡烜要先打濟州島,然後去奪取仁川丶南浦丶海州丶膠州丶登州丶金州等地。
第一個階段的行動就是海戰和登陸戰為主。
朱簡烜的收復範圍包括朝鮮。
朝鮮現在名義上還是清國的藩國,但已經實際上被清軍直接控制了,基本沒有歷史上的獨立性了。
吳國收復朝鮮之後,也不會再在朝鮮設立藩國,而是直接設立省份管理。
崇禎時代及以前,歷史上的清朝中期以前,在蒸汽帆船應用之前,前往朝鮮需要繞到遼東,對朝鮮的管理非常困難。
有了蒸汽帆船之後,清朝後期就考慮將朝鮮改成省份,如果沒有外部力量干預,就能搞成了。
現在朱簡烜要把朝鮮改成省份,也已經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了。
咸寧四十二年二月二十一日清晨,右路軍所在船隊靠近仁川外海,與巡邏的清軍船隊遭遇。
右路軍提督仔細觀察後,發現對方只有不到十艘艘戰列艦,不到二十艘護衛艦,就知道這肯定不是清軍主力艦隊了。
指揮官為此感到非常的遺憾,然後就直接下令全力進攻,以全殲清虜船隊為目標,
雖然清軍的作戰艦艇數量更多,但都還是傳統木頭帆船。
面對朱簡烜積累十四年憋出來的鐵甲艦的時候,只能說失敗是確定的,不確定的只是時間和方式而已。
兩天前,濟州島的清軍船隊被全殲了,根本沒有訊息傳到其他艦隊所在地。
清軍仁川艦隊發現明軍只有不到二十艘船,數量並不如己方多的時候,就沒有避戰的想法,非常勇猛的衝了上來。
然後他們就完蛋了。
仁川戰鬥的過程也與濟州島海戰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