墾,蒙巴薩和桑給巴爾也有了大面積的農田,勉強可以供應作戰部隊的口糧了。
現在只需要從本土輸送武器彈藥等軍用物資了。
咸寧四十年十一月十二日,西曆1787年1月1日,針對蘇伊士地區的作戰行動正式開始。
大明右軍都督府水師丶前軍都督府水師丶吳國水師丶閩國公府水師船隊聯合出動,首先帶著四萬部隊深入紅海。
奧斯曼在埃及的守軍,主要是盯著地中海的方向,紅海方面的防禦力量非常微弱。
朱簡烜給蘇丹的警告信到了之後,蘇丹提醒當地事實上的總督伊斯梅爾長老,讓他加強紅海方面的防禦。
但是這實際上沒有什麼意義。
現在沒有蘇伊士運河,奧斯曼不可能從地中海把戰艦調到紅海來。
陸地上的堡壘,也不是一兩個月就能建成的。
埃及總督只是安排了一萬多部隊,來蘇伊士灣旁邊的陸地上駐紮,另外安排一萬部隊到亞歷山大港駐紮。
三萬主力部隊暫時留在首都開羅。
大明船隊進入紅海的時候,直接讓四艘北河型鋼結構戰艦做前鋒,遇到奧斯曼的戰艦直接開炮。
奧斯曼在紅海本來就只有一些小型巡邏船和商船。
面對使用苦味酸裝藥的新式爆破彈,這些小船真的是一炮都挨不住,直接就能打成碎片。
這些小船沒有隊大明船隊造成任何阻礙。
大明船隊一路上基本沒有停歇,直接衝進了紅海的最深處。
蘇伊士灣的守軍還算比較警惕,警衛兵聽到海面上的炮聲立刻拉響警報。
軍官們很快就把士兵集合起來,準備到海岸上迎戰。
結果他們很快就發現,大明的幾十艘戰船,總共幾百門火炮,正對著岸邊輪流轟炸。
己方的步兵現在根本無法靠近海岸。
軍官只能下令,在稍微遠一點的地方集結,提前組織戰列線,準備防禦戰。
大明聯軍和以往的登陸戰一樣,依靠優勢的海軍火炮壓制敵人的地面部隊,創造條件讓步兵登陸。
當足夠規模的線膛槍兵上岸組織起兵線,戰鬥就已經進入結束的倒計時了。
燧發滑膛槍兵和栓動線膛槍兵對槍,那是真的排隊被槍斃。
大明的線膛師在阿曼積累了經驗,故意把敵人的戰列線放進到一百五十米才開槍。
在排隊槍斃時代,雙方對槍的時候,死亡的速度其實不算快。
經常看著異常混亂和兇殘的打了半天,最後雙方士兵傷亡只有百分之十幾。
但是現在情況不同了。
奧斯曼蘇伊士灣的守軍,組織起來的第一條戰列線,遭遇了第一輪連射的時候,當場就直接倒下了超過一半人。
剩下的一般人又走了幾步,就又死掉了一大半。
三分之二計程車兵倒下之後,其他活著計程車兵才反應過來,自己的隊友忽然就沒了。
然後才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懼。
整個隊伍頃刻間潰散。
但是此時雙方距離只有一百多米,對面的敵人仍然在繼續射擊。
潰散逃跑計程車兵,在跑出線膛槍的有效射程之前,幾乎全部都倒在了地上。
奧斯曼人的第二條戰列線,看到前面戰友幾乎全滅的慘劇,士氣當場就完全崩潰了。
「我的神啊!」
「這怎麼可能,這不可能……」
「大明人用了什麼恐怖的武器!」
「怎麼可能會全部倒下了!」
他們都被釘在了原地,不但一步也不往前走了,反而開始本能的往後退。
這時候計程車兵敢於站成一排對槍,歸根結底還是那樣打死不了多少人,抗住了就能贏。
但名義上的排隊槍斃,變成物理上的排隊槍斃的時候,沒有人能夠保持勇氣迎著敵人的槍口往前走。
與此同時,對面的大明軍隊大吼著發起了衝鋒,本來就在後退的奧斯曼士兵立刻潰散。
很多士兵本能的看軍官,但是軍官自己先一步逃跑了。
大明登陸部隊只用了一個多小時,就擊潰了埃及總督在蘇伊士灣部署的一萬陸軍。
當場打死了兩千多人,混亂的追擊過程中又殺死了兩千多人,最後俘虜了三千多人,逃走了兩千多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