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明吹」
費淳和林建興交代完了事情,又繼續在長崎停留了五天。
護送兩人前來的大明船隊,也在港外逡巡了五天。
讓長崎港內外各色人等都知道,大明的船隊來過長崎了,跟幕府的長崎奉行討論了很重要的事情。
土屋正延等兩個長崎奉行接待了大明使者後,土屋正延自己就馬上趕去了江戶拜見將軍。
在江戶城伺候席等待,然後進入御座間的接見室,拜見現任將軍德川家治。
呈上大明吳王朱簡烜的信,然後親自報告大明使者的情況。
長崎奉行本來就有收集情報的職能,神洲中原地區的情報被稱為「唐風說書」。
大明吳王書信上的內容,就是使者要求的更文雅正式的說法。
德川家治大致看了信件上的內容,又聽完土屋正延轉述大明使者的話,整個人都懵了:
「什麼?大明要帶六十艘一千噸以上的大船來江戶?來救濟我們日本的百姓?這是真的救濟嗎?」
土屋正延立刻解釋了自己猜測的大明可能的目的:
「是的,不過以屬下之見,明人意在迫使日本開國,對明人完全放開限制,並允許日本武士出國為大明吳王效力。
「明朝自崇禎闖-清之亂南遷後,就開始放任商賈工匠之流入朝,如今皇帝更是被工商之人裹挾。
「若放任明人自由往來,必然導致日本國內商賈橫行,民間也會紛亂不安的。
「但大明戰船龐大無比,每船載有大炮數十門甚至上百門。
「大明的戰艦數量也是異常眾多,其中更有蒸火輪船之類,無風自行,縱橫海上,概莫能當……」
德川家治也明白這些情況,所以聽著報告就愁容滿面了:
「這可如何是好啊……」
德川家治自己想不到什麼應對辦法,就讓人去請幕府老中田沼意次過來。
幕府老中的地位類似於大明的內閣大學士。
田沼意次是德川家治最信任的老中,地位有點像是大明朝廷的首輔。
田沼意次接見室後,將軍德川家治讓土屋正延再次介紹情況,然後親自詢問田沼意次的意見。
田沼意次聽完竟然頗為欣喜的說:
「將軍,這是好事啊。」
德川家治和土屋正延頓時就愣住了:
「好事?這竟然是好事?」
「難道我們能夠以此為藉口,再向清國索要支援嗎?」
田沼意次馬上興致勃勃的介紹說:
「以在下之見,大明現在正在復興,或者說已經復興了。
「長崎奉行之前已經過報告過,大明船隊前幾年遠征北美和歐洲,打了一場大勝仗。
「兩年前在應天府簽訂了和約,英夷在海外拓殖之地被大明一掃而空。
「大明因此在海外拓地數萬裡,還在歐洲諸國得了數個藩國,荷蘭人已經奉大明吳王為國王。
「清夷為了不與大明衝突,已經預設以大明藩屬身份,與大明共同簽約。
「但是這已經沒有意義了,大明海陸兩師在北美試了兵鋒,清夷被滅已經指日可待了。
「好結果是徹底稱臣朝貢,並被趕到東北甚至美洲,壞結果是盡數誅滅。
「大明現在來拉攏日本,應該正是為了剪滅清夷做準備。
「清國應該不敢再支援日本與大明為敵了。」
德川家治還是無法理解:
「老中以為……大明現在做的事情,是在拉攏日本嗎?
「日本若是放任大明商人橫行,顯然不利於日本列島的穩定啊。
「而且,明朝就算是復興了,對日本也未必是好事啊?」
田沼意次本身特別關心海外事務,是日本重視工商業的激進派代表。
現在神洲工商業最發達的地方就是大明,田沼意次深入瞭解大明的同時也變成了「明吹」。
對於如何處理日本和大明的關係,田沼意次也早就有自己的思考和規劃。
現在聽到將軍的問題,就直接把心中的想法說了出來:
「大明之所以能復興,就是因為崇禎皇帝改變了以往的重農抑商的策略,開始重視和鼓勵工商業的發展。
「大明的工匠和商人,為皇帝制造了新的武器和戰船,為皇帝提供了充沛的稅金。
「自崇禎中後期以來,大明皇帝就再也沒有缺過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