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吳王遣使進京(1 / 3)

小說:大明不革命 作者:王子虛

吳王遣使進京

咸寧三十八年六月一日上午,大明應天府紫禁城武英殿。

大明皇帝朱仲林坐在寶座上,各部尚書丶都督們一起行禮之後站立在兩側。

皇帝想起今天是六月一日,新的一個月開始了,就先問了一句:

「天下各處地方可還算安寧?」

皇帝的話意有所指,下面所有的官員都知道。

因為趕走吳王導致天下災禍四起,相關的留言在前年和去年流傳了兩年。

本來沒有幾個人相信,甚至沒有多少人關注的事情,變成了官員和關注政事的百姓人盡皆知的事情。

戶部尚書站出來稟報說:

「稟陛下,截止到五月份,我大明四境靖寧,止有湖北應城報大旱,已經安排賑濟。」

皇帝朱仲林看向了東廠都督。

現在的東西廠性質上改成了武官,負責人的稱呼改成了都督,也由正常人擔任。

但相關人員是內部訓練的,而不是五軍都督府出身,且終身都在東西廠系統內任職,不會與五軍都督府往來。

廠督馬上站出來報告說:

「稟陛下,北方陝西葭州飢,山東寧陽丶菏澤春旱,大名府所屬其州縣春旱。」

皇帝聽完追問了一句:

「就這些嗎?」

廠督回覆:

「到目前為止,匯總起來的訊息就是這些。」

皇帝沒有什麼表情的說了聲:

「好。」

下面的官員都是心情複雜。

這樣的幾個地方有春旱,總體上可以算是風調雨順了。

但是現在才剛到六月份,剛剛進入盛夏階段。

如果要發水災,應該是接下來幾個月的事情,所以現在還不能高興太早。

只有下半年仍然風調雨順,才能徹底確定流言就是流言。

天災和吳王離京的時間重合只是巧合。

鴻臚寺卿猶豫了幾秒鐘,最終還是不得不站出來說話:

「啟奏陛下,北美船隊昨日回京,回報吳王已經抵達澳洲藩國。

「吳王抵達澳洲後,遣使進京稟告北美和歐洲的事務。

「使者亦於昨日抵達京師,現正在宮外候旨。」

護送朱簡烜的船隊,沒有去澳洲東南部,直接從澳洲西部北上了。

那些大船主要都是傳統帆船,去了澳洲東南部再回京就很麻煩了。

而且澳洲西南部也有吳國船隊接應了,大船隊就沒有繼續跟隨。

曹振東指揮的船隊是全蒸汽帆船,速度比普通的帆船要快很多。

以至於曹振東出發時間晚了好幾天,最後跟澳洲西部的帆船同日抵達應天府。

這個訊息公開之後,皇帝和現場的所有大臣都有點懵。

原本流言說是把吳王趕走,所以才有了去年和前年的天災。

現在吳王回到了靠近本土的澳洲,災害卻又正好停止了。

以至於好多人都迷茫了,不知道應期待下半年風調雨順,還是期待再次來兩場大水災了。

皇帝沉默了幾秒鐘,沒有什麼表情的發話:

「宣進來吧。」

內監馬上出去通知。

費淳和曹振東進殿,向皇帝行禮之後呈上吳王的信,或者說是奏章。

朱簡烜在信上先說了美洲和歐洲的事情,然後又簡單介紹了澳洲的情況,最後說明了自己的計劃。

吸納日本的浪人,作為控制紅海地區的打手,至少要求阿曼向大明俯首稱臣。

要求奧斯曼允許大明在埃及地區自由貿易,並允許大明自行修建和運營連線紅海和地中海的運河。

皇帝看完之後,現場提起筆來,在書信下方批示:

「可以,放手去做。

「可以光明正大的去做,不需要靠走私之類的行動。

「可以讓海軍支援,安排陸軍選擇合適的地方,與日本幕府和地方上的軍隊打一仗。

「戰後要求其允許日本人經大明吳國向外移民,而不是去完全佔領日本群島的土地,那應該並不是什麼難事。」

然後抬頭直接向內閣下令:

「擬旨,命前軍都督府水師,右軍都督府水師,在印度洋和日本列島範圍接受吳王的指揮,配合吳王的作戰行動。」

「擬旨,要求閩國公府配合協助吳王,開展在日本和印度洋地區行動。」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