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北美工業建設的困境(2 / 2)

小說:大明不革命 作者:王子虛

難度都非常高。

「穿越大森林的漫長鐵路花費巨大。

「青龍湖和朱雀湖之間龍雀瀑布(尼亞加拉瀑布)也難以逾越。

「從紐約出海,向北繞行聖勞倫斯河,經過魁北克和蒙特婁,再進入五大湖區,這條路途長達三千公里。

「紐約走陸路前往五大湖區只需要五百多公里。

「經過一年多的討論和分析,現在留守司準備了這樣幾個設想。

「將工業中心放在朱雀湖最東端(水牛城布法羅),或者是白虎湖(密西根湖)的最南端(芝加哥)。

「鐵礦石和煤炭,透過船舶在西部四大湖之間運輸,集中到這兩個地方冶煉。

「然後,從紐約開始,向伊利湖最東端修建一條運河,或者修建一條鐵路,繞過地勢險要的大瀑布。

「鐵路或者運河只輸送裝置和產品,礦石留在大湖範圍之內用船舶運輸。

「鐵路和運河可以說各有優劣。

「鐵路的建設成本更高,使用成本也相對較高,但是更加方便快捷。

「運河建設成本更高,但是使用成本非常低,適合運輸大量低成本的糧食等大宗產品。

「運輸而且至於具體修運河還是鐵路,目前留守司的主要同僚們各執一詞,所以還請殿下來拿個主意。」

關於北美五大湖的命名,最初朱簡烜提的東西南北中,和老皇帝隨口反問的金木水火土,這兩套名字都沒用上。

北美留守司的官員,按照東青龍丶西白虎丶南朱雀丶北玄武丶中紫微的天官五方來命名了。

尼亞加拉瀑布位於青龍朱雀之間,自然就就被稱為龍雀瀑布了。

美國作為一個移民國家,早期的移民都在沿海地區,而資源卻都在內陸地區,所以早期的工業條件其實挺差的。

歷史上的美國,在英國完成了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後,美國建國六十年以後,才開始自己的工業化。

主要在那之前,美國人集中在了東部沿海,內陸基本上是一片蠻荒。

美國建國之後的幾十年,也對內陸地區持續開發了幾十年,在五大湖沿岸建設了居民點,形成了較為固定的道路。

然後才能在五大湖周邊發展工業了。

現在在大明體系內的美國,準備在深入探索內陸的同時,直接開始工業化。

現在要為了工業原料和產品的運輸,主動規劃交通基礎設施了。

歷史上美國先修建了一條紐約城到伊利湖的運河。

運河水深只有一米二,全程有五十多個船閘,只能通航載重量七十噸的平底船。

運河上能夠通行的每艘船的載重量,比一節貨運火車箱高不了多少。

這個標準在後世看上去是非常不起眼的。

因為美國早期的人口太少了,而且這條運河還是紐約州自己修建的,聯邦政府並沒有提供任何幫助。

紐約州最初的計劃就是能通行馬車拖拽的小船。

在工業化之前,在事實上的農業時代,這種僅僅相當於火車車廂的小船的運力,相比陸地上的馬車已經是巨大的提升了。

所以這條運河在當時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讓紐約從一個單純的北方海港城市,變成了以整個五大湖區為腹地的核心城市。

進而促成了紐約在北美的核心城市地位。

美國完成工業化之後,紐約又沿著運河修建了一條鐵路,更加方便的鐵路取代了伊利運河,伊利運河自然就逐步廢棄了。

不過後來運河被再次修復,用於內陸的觀光旅遊。

現在北美留守司的官員拿出了類似的運河方案,同時額外加上直接修鐵路的可選項。

讓朱簡烜這個美國國王來做選擇。

(本章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