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奧良的法裔貴族與平民
美國是美洲第一個現代意義上的獨立國家。
在這個世界,美國目前的狀態,在歐洲人的認知裡面,也算是獨立了。
只不過他們邀請了大明的王子來當國王,這位大明的王子恰好又成了大明的皇帝繼承人而已。
大明的王子也就是美國國王,與美國獨立的各邦簽訂了絕對自由化的權力協議,讓其他地方的人也都能接受。
歷史上的美國,在獨立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什麼戰鬥力。
拉美地區剛開始鬧獨立的時候,美國人最多給點精神支援,根本沒有能力直接插手。
但是現在美國跟大明的特殊關係,讓大明成了美國背後的支持者,現在可以透過美國尋求大明的庇護。
大明咸寧四十五年十月十二日,西曆1791年11月7日。
海地奴隸主的代表,小貴族出身的加布裡埃爾·弗朗西斯·德·伊夫,乘坐一艘帆船趕到了紐奧良。
紐奧良本來就是法國人建設的,易手多次之後當然地仍然有一批法裔移民。
這裡有法國人,還是美國南部海洋-河流運輸樞紐,所以海地的求援人員理所當然的來了紐奧良。
美利堅王國接管紐奧良後設立了奧縣,並在縣衙下屬機構中設立了一個歐房,設定了負責歐洲裔事務的典吏和書辦。
從當地的法裔移民中,選擇精通漢語和法語的人,透過縣衙的考試之後擔任。
現任歐房典吏夏爾·馬丁在縣衙接待了德·伊夫。
奧縣的縣令沒有直接出面接見,先讓馬丁去探明德伊夫的意圖。
結果這兩人一見面,就彼此看不上眼。
單看名字就知道,一個貴族,一個平民。
法國大革命剛剛開始,貴族字號還沒有通貨膨脹,貴族見平民自然帶著天然的傲氣。
但是馬丁現在自己的定位,那可是大明皇太子兼美國國王的臣子。
是按照大明的制度,透過考核真實能力來任職的。
已經看不上「不學無術」的貴族了。
與此同時,法國革命的訊息也已經傳到了美國,馬丁作為法裔移民自然也有所瞭解。
馬丁知道,法國本土的大貴族都已經死了一大批了,你一個長期在殖民地活動的小貴族還想在我面前擺譜嗎?
伊夫現在雖然是來求救的,不是來旅遊訪友的,現在沒有功夫專門擺架子。
但他下意識的行為還是體現了他的態度。
伊夫沒有耐著性子跟馬丁打招呼,也沒有等馬丁開口詢問,而是上來就直接開始說明情況。
如果大明或者美國,能夠幫助海地鎮壓奴隸叛亂,那海地的公民願意效忠大明皇帝或者美國國王,承認大明皇帝或美國國王擁有海地的所有權。
在馬丁眼裡,伊夫現在的狀態,就是趾高氣昂的,頤指氣使的,關鍵是沒有尊重自己。
聽完伊夫的說明之後,馬丁就有些鄙夷的挖苦說:
「你們只有幾萬人,管理幾十萬奴隸。
「關鍵是還不選賢任能,只看出身和爵位來當官。
「出亂子不奇怪,不出亂子才奇怪。」
伊夫頓時就怒氣上衝了:
「你這是什麼態度!你連基本的禮儀都不懂,你是怎麼成為國王的僕人的?」
面對伊夫的反問,馬丁直接笑了:
「果然是法國的貴族啊,從來不考慮尊重別人,只要求別人尊重他們。
「你進到這個門裡來,連一個最基本的你好都不說,一個基本的拱手禮都不做,大大咧咧的發號施令,還讓我尊重你?
「你以為你是誰?美利堅國王陛下任命總督嗎?你以為這是哪兒?是你自己家的莊園和農場嗎?」
伊夫愣了一下,然後立刻回懟:
「我們的禮儀是對貴族的,而不是對平民和僕人的。
「這裡是美國國王的領地,我是來拜訪紐奧良總督,來拜訪美國國王的。
「你作為國王的僕人,應該忠誠的傳達我的意思。
「而不是在這裡指著和侮辱客人——」
馬丁聽了這些再次忍不住笑了,然後開始組織語言,想辦法讓這個伊夫認清現實:
「我現在已經完全明白了,無論是法國本土的革命,還是海地的叛亂,還真的就是你們這些所謂的貴族應得的。
「我記得巴黎貴族少年中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