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貴族發出承諾。
等自己回到巴黎,成為法國的國王后,將會為他們授予官職。
然後在大明的支援和保護下恢復法國的社會秩序,借鑑大明的制度和文化建設一個更加文明的新法蘭西。
別說約瑟夫身份本來就沒有問題,這些流亡貴族都能確定約瑟夫就是王儲。
就算約瑟夫這個王儲是假的,只要能得到大明的支援並給出利益承諾,這些已經幾乎一無所有的流亡貴族也會擁護他的。
甚至於,如果約瑟夫確實是假扮的,那他們反而能得到更好的承諾,未來能獲得更多的利益分享。
現在這個約瑟夫王儲是真的,那他們就只能得到比較常規的利益了。
接下來,約瑟夫帶著法國的落魄貴族們舉行宴會,邀請其他國家的流亡貴族來參加。
一起來交流痛苦壓抑的情緒,並再次互相確認身份,暢想未來。
大明專門準備的法國軍團,同時也是護送約瑟夫返回法國並重建法國秩序的部隊,也在安特衛普的營地重新集結訓練。
他們開始等待正式進軍法國的命令。
到了這個時候,歐洲大陸上的大規模戰爭已經基本結束了,只有少數內陸或者邊沿區域還有零星的對抗和叛亂。
大明的使團正在籌備的時候,朱簡烜給拿破崙的安排回應,早就透過電報發到了歐洲。
拿破崙當然不會非常滿意,畢竟他本來即將成為整個歐洲的大統領,現在卻被大明強行壓制成了波蘭國王。
但拿破崙卻也只能非常感激的接受這種安排,畢竟這相比大明最初給的條件已經算是很不錯了。
特別是大明皇帝給拿破崙的兄弟全都封了爵位,這一點讓拿破崙更加的感激。
而且現在的局勢急轉直下,大明陸軍現在已經包圍了柏林。
傳說中的超級連發槍丶裝甲戰車丶飛行機器丶超級炸彈都已經發揮作用了。
自己不可能在正面戰場上戰勝大明。
所以拿破崙拿到回應之後只考慮了不到兩個小時,就正式回應楊遇春表示自己可以接受條件。
然後拿破崙開始配合大明軍隊的行動。
命令義大利地區和德意志地區的法國佔領軍,在大明軍隊抵達的時候依次撤離,前往波蘭地區與自己的大軍團匯合。
大明軍隊也稍微放開了柏林地區東側的包圍,允許拿破崙率領他的嫡系部隊自行撤往波蘭地區。
拿破崙抵達華沙之後,確認大明軍隊沒有越過邊界,沒有進入波蘭地區。
就馬上派人去給留在法國本土的軍隊傳令,要求他們未來服從大明軍隊和波旁王室的命令。
相關訊息和命令的另一份正本,也直接送到了楊遇春手中,楊遇春轉交給了汪廷珍。
雙方的行為幾乎可以算是「移交佔領區」了,不過也不是一帆風順的。
拿破崙是透過持續對外戰爭獲勝的巨大威望,獲得了中下層文武官員和百姓的擁護,才當上了執政官乃至大統領的。
現在他下達的命令,是看到大明軍隊就撤退,雖然沒有直接說,但已經跟投降沒有什麼區別了。
有些軍官不願意撤退,甚至於有人拒絕執行命令,私自與大明軍隊交火。
所以負責接管法國佔領區的大明軍隊,多少還是要繼續參加一些戰鬥的,當然規模比全面強行佔領小多了。
拿破崙的主力都頂不住大明的進攻,更不用說這種零星的抗命軍團了。
與此同時,大明宣佈正式參加歐洲戰爭之後,以英國為首的歐洲各國也再次先後加入了戰爭。
大部分被美國的流亡君主以及流亡貴族們,還有法國佔領區隱藏下來的殘餘的保王黨們,也歡欣鼓舞的發動起義。
他們理所當然的計劃,就是跟隨強大的大明軍隊作戰,奪回曾經屬於自己的土地。
一開始的時候,計劃看上去非常順利。
大明主力部隊參戰後,迅速擊潰了各地的法國佔領軍的主力。
大明民兵跟在大明的主力部隊之後迅速擴大戰果,奪取和控制法國佔領的土地。
但很快就有人發現了戰場上的情況稍微有點問題。
大明的軍隊非常的強硬,乃至完全不講道理,直接無視了這些土地原有的主人的權利。
雖然他們並沒有明確表示要霸佔這些土地,只是聲稱他們作為軍人只負責執行命令。
他們接管的這些土地和城市,最終要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