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武王忌憚,分權制衡(1 / 2)

此時姜子牙在旁附和道:“大王,土行孫雖為闡教門下弟子,但他私自下山,所作所為並非闡教本意,確實有他人暗中蠱惑教唆。還望大王暫息雷霆之怒,容微臣等見土行孫一面,定當查個水落石出,給大王一個交代。”

懼留孫此時也趕忙說道:“賢王,姜丞相所言極是。貧道定會全力配合,貧道願以自身名譽擔保,闡教對西岐絕無惡意,也絕不會偏袒這逆徒。”

申公豹卻在一旁冷笑連連:“哼,說得輕巧。俱留孫,你且說說,打算如何處置這土行孫?”

懼留孫深吸一口氣,說道:“賢王,土行孫犯下如此重罪,按常理而言,當廢去其一身修為,斬首示眾。

然貧道有一言,還望賢王斟酌。

這逆徒雖罪不可恕,但他深受貧道所傳諸多法術與技藝,若能加以引導約束,日後或有大用之處,可在興周伐紂的中助西岐一臂之力。

且他如今只是被奸人蠱惑,誤入歧途,其本心並非那般十惡不赦。

若能給他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令其戴罪立功,想必他定會感恩戴德,拼盡全力報效西岐與賢王。”

“果然又被國師說中,這闡教中人是非不分,一味偏袒門下,這土行孫犯下如此重罪,居然還敢給其開脫,實在不把孤王放在眼裡。”

武王一臉歉意道:“這土行孫膽大妄為行刺之事,孤王實難預料,其手段又如此詭秘,防不勝防,孤王怕夜長夢多,又恐賊人逃脫,已命人當場斬首,未曾與大仙商議,還望大仙海涵。”

懼留孫聽聞,臉色驟變,心中暗怒,畢竟在這西岐之地,武王乃是君主,他雖為闡教仙人,卻也不能輕易發作。

只得強壓怒火:“賢王此舉實在太過倉促,貧道來此就是為證清白,此刻土行孫已已然伏誅,貧道也無話可說。然事已至此,只望大王明鑑,莫要因這逆徒一人之行徑,便對我闡教心生嫌隙。我闡教向來與西岐同心同德,共伐殷商,諸多同門皆為西岐之大業傾盡全力,功不可沒。此次雖出此變故,但實乃那土行孫被奸人所誘,違揹我教教義,私自妄為。還望大王能念及往昔情分與我闡教之功績,莫要因這一時之誤判,而動搖了這興周之根基。”

姜子牙在一旁,臉上也露出了驚惶之色。

怎會如此,按道理自己助周伐紂,乃是順應天道之舉。

以往發生如此大事,應有天道示警。

自己應該提前有預感,怎得全然不知,陷入被動。

這其中莫非有何隱秘,竟能有人遮蔽天機?

是那背後之人手段太過高強,還是另有蹊蹺?

姜子牙心中暗暗叫苦,這土行孫已死,也不知死前說過什麼。

若是被申公豹蠱惑,說是闡教指使,如今死無對證,如何是好,必將引發闡教與西岐之間的更大嫌隙。

可如今局面已然如此,他只能先穩住陣腳,必須強硬下去,否則就是心虛。

姜子牙趕忙附和道:“大王,懼留孫大仙所言甚是。這土行孫之事確屬意外,我等當以大局為重,切不可因之而壞了大事。如今殷商未滅,尚有諸多艱難險阻在前,仍需闡教與西岐攜手共進,方能成就大業。”

申公豹卻在一旁陰陽怪氣地說道:“哼,說得好聽。這闡教弟子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誰知道背後究竟何人指使。如今人已死無對證,這其中的真相,怕只有闡教自己心裡清楚。”

懼留孫怒視申公豹:“申公豹,你莫要在此胡言亂語,血口噴人。我闡教行事光明磊落,豈會如你這般陰險狡詐,暗中謀劃。你屢屢在西岐興風作浪,蠱惑人心,究竟是何居心?”

申公豹冷笑:“我不過是為大王著想,為西岐的安危擔憂。哪像某些人,只會包庇自家弟子,罔顧大王的性命安全。”

武王見眾人又起爭執,眉頭緊皺,喝道:“都住口!此事到此為止,眼下還是商議如何應對殷商大軍才是緊要之事。”

眾人聞言,皆不敢再吭聲,大殿內頓時陷入一片寂靜。

武王微微頓了頓,目光緩緩掃過姜子牙與申公豹,神色凝重地開口道:“如今諸侯共伐紂王,相約會盟,此乃天下大勢,亦是我西岐興周之關鍵契機。然姜丞相一人操持諸多軍務,實乃太過操勞,孤王心憂丞相身體,亦恐事務繁雜有所疏漏。申公豹國師智謀過人,對西岐亦忠心耿耿,孤王現任命國師申公豹為伐紂副元帥,與姜子牙丞相一同主持伐紂大業。如此一來,既能分擔丞相重擔,又可使各方力量得以平衡,齊心協力共破殷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