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護接旨,心中暗喜,謝天謝地,以為終可洗清冤屈。
遂與子全忠、夫人楊氏商議,表明欲帶全家良眷至西岐歸降聖主,共伐無道,以全忠義之名。
次日,蘇護整軍十萬,偕先行官趙丙、孫子羽、陳光及五軍救應使鄭倫,威風凜凜離了冀州。
行軍途中,軍威雄壯,殺氣騰騰,金鼓齊鳴,劍戟生輝,恰似天兵降臨。
不日,蘇護大軍抵達西岐城下,安營紮寨已畢。
姜子牙於相府忙於處理四方諸侯事務,正欲請武王伐紂之時,忽聞冀州侯蘇護來伐西岐。
姜子牙向黃飛虎問詢蘇護為人,黃飛虎稱蘇護秉性剛直,與紂王素有嫌隙,早有歸周之心,常通書信。
姜子牙稍感寬慰。
然蘇護按兵不動,三日未請戰。
黃飛虎主動請纓探陣,出城立於轅門,高呼蘇侯答話。
趙丙領令出戰,與黃飛虎交鋒。
黃飛虎以槍架住趙丙方天戟,勸其請主將出陣,趙丙卻怒而連刺兩戟,黃飛虎亦大怒,催開神牛,奮勇還擊。
二將大戰二十回合,黃飛虎技高一籌,生擒趙丙,解往相府。
次日,鄭倫出戰,騎火眼金精獸,提降魔杵,面如紫棗,甚是梟惡。
黃飛虎出城迎戰,鄭倫大罵其為叛賊,黃飛虎欲請蘇護出陣,鄭倫卻掄杵打來,黃飛虎舉槍相迎。
二獸相交,槍杵並舉,大戰三十回合。
鄭倫忽擺杵,三千烏鴉兵如長蛇出動,他鼻竅中兩道白光噴出,黃飛虎瞬間三魂失散,墜騎被擒。
鄭倫得勝回營,蘇侯令囚黃飛虎後營。
西岐城中,姜子牙聞黃飛虎父子被擒,大驚失色,原以為蘇護歸周有望,豈料其麾下鄭倫連擒己方大將,令局勢急轉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