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華山雲霄洞,赤精子因此前在九曲黃泉陣中被削了頂上三花,滅了胸間五氣,此刻正於洞中閉關修行。
洞中的靈氣仿若輕煙般嫋嫋環繞,赤精子沉浸在一片靜謐祥和之中。
此時,一道仙光閃爍,玉虛宮白鶴童子持札降臨。
赤精子緩緩睜開雙眼,起身迎接,待讀完御札,知姜子牙即將拜將封神,需要他前往西岐助力。
赤精子打發白鶴童子回宮後,喚來在後山修煉的弟子殷洪。
他沉思片刻,緩緩開口道:“徒兒啊,你雖在洞中修行,但尚未了道成仙。如今武王乃仁聖之君,為天下蒼生,舉兵伐紂。你姜師叔即將封拜,東進五關,會諸侯於孟津,滅獨夫於牧野。你可下山助子牙一臂之力。不過,有件事可能會成為你的阻礙。”
殷洪滿臉疑惑,問道:“老師,何事阻礙呢?”
赤精於皺了皺眉頭,說道:“你是紂王親子,對紂王的情感難以割捨,恐怕不願輔佐周室。”
殷洪聽了這話,心中湧起一陣悲憤,握緊拳頭道:“老師,弟子雖為紂王親子,但與妲己有殺母之仇。父親昏庸無道,聽信妲己之言,殘害母親,致使母親含冤而死。弟子心中對妲己恨之入骨,無時無刻不想為母親報仇雪恨。如今有機會能幫助武王伐紂,懲治妲己,弟子定當全力以赴,絕無半點猶豫。”
赤精於聽了殷洪這番話,心中十分欣慰,點頭說道:“既然如此,你切不可改變念頭。”
殷洪連忙說道:“弟子定當銘記老師教誨,不負師恩。”
赤精於隨即取來紫綬仙衣、陰陽鏡、水火鋒,遞到殷洪手中,說道:“殷洪,你東進途中會經過佳夢關。那裡有一火靈聖母,她頭戴金霞冠,放出金霞三四十丈,她能看到你,而你卻看不見她。你穿上這紫綬仙衣,可保你免受刀劍之災。這陰陽鏡,半邊紅半邊白,把紅的一晃,便是生路;把白的晃,便是死路。水火鋒可以隨身護體。你速速收拾,即刻下山。我不久也會前往西岐。”
殷洪接過寶物,心中滿是感激,收拾好行囊,準備拜別師父便下山去了。
赤精於望著殷洪離去的背影,心中卻泛起一絲擔憂。
暗自思忖:“我為了姜子牙封神大業,將洞中的寶物都交予殷洪。可他畢竟是紂王之子,若中途心有變故,該如何是好?”
想到這裡,赤精於忙喊道:“殷洪,你且回來。”
殷洪聽到師父呼喚,急忙轉身回來,問道:“弟子已經準備下山,老師又令弟子回來,有何吩咐?”
赤精於神情嚴肅,說道:“我把這些寶物都交付於你,你務必牢記師言,保周伐紂。”
殷洪一臉堅定,說道:“弟子定當牢記老師教誨,絕無半點差錯。”
赤精於還是不放心,說道:“人心難測,難以保證你能始終如一。你須對我發個誓。”
殷洪毫不猶豫地說道:“弟子若有他意,願受天譴,不得好死。”
赤精於這才放下心來,說道:“既已立誓,你便去吧。”
隨後殷洪離了洞府,借土遁往西岐而來。
途中遇一高山,山上有龐弘、劉甫、苟章、畢環四人攔路。
殷洪用陰陽鏡將四人擊敗,並邀四人一同前往西岐助武王伐紂。
四人一聽,便帶著三千人馬降服。
殷洪帶著三千人馬,將其改作官兵,打著西岐號色,放火燒了山寨,踏上了前往西岐的征途。
行至中途,一道人跨虎而來。
眾人驚呼,道人卻表示此虎不會傷人,讓眾人向殷洪通報求見。
殷洪命人請道人過來,見面後,他見道者白麵長鬚,便以師禮相待。
道人自稱玄陰子,乃是殷商國師,受紂王之託,前來尋殷洪回朝歌。
玄陰子詢問殷洪去向,當得知殷洪要去助武王伐紂時,立馬質問殷洪:“紂王是你父親,世間哪有兒子幫他人攻打父親的道理?”
殷洪回應道,紂王無道,天下皆叛,自己是順應天命,行天之罰。
玄陰子卻不以為然,認為殷洪是糊塗之人,身為成湯苗裔,不應背叛父親。
況百年之後,誰為繼嗣之人?
還指出,殷洪若助武王伐紂,自家宗廟社稷都會被他人破壞,將來死後也無顏面對始祖。
殷洪被玄陰子的話打動,說起自己曾對老師發過誓,要助武王伐紂。
玄陰子卻不屑地說這不過是牙疼咒,世間怎會有血肉化為飛灰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