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討論?跟誰討論?吳工,技術設計資料你們看過,上面要求所有後蓋在批次生產過程中必須保證不超過0.005的誤差。用衝壓成型,材料的厚度保證了,這公差也就不是問題,很容易保證。現在我們則是採用機械加工工藝,這樣的精度對於機械加工來說,就是頂級的精度了……按照你們提供的工藝,請問如何保證機械加工過程達到這樣的精度?”
劉躍頓時火了。
吳達居然還給自己說這是經過理論計算的。
這不扯淡麼?
實際加工過程,計算能計算出誤差?
那還有什麼戰略級的大師傅?
“可以上磨床,只有磨床才能保證這樣的精度……”吳達聽了劉躍的話,急忙解釋。
“磨床是可以保證厚度的尺寸,那內空裡面的圓弧如何解決?如何保障?而裡面的車床加工的螺旋線,是為了發射時候火箭彈被髮射出去的同時,還能衝破後蓋……內部壓力變化過大,如何保證火箭彈在到達發射筒筒口8米的安全距離後才點火工作,避免傷害到發射計程車兵?”
劉躍不客氣的質疑,讓吳達及其他技術員都臉色漲紅起來。
他們根本沒考慮過這樣一個後蓋有這麼多的作用。
平時根本就沒有想過這些問題。
也沒有遇到過。
“諸位,我希望大家在設計時,充分考慮我們單位目前所擁有的加工能力,以及裝置所能達到的精度。按照原本設計,後蓋塑膠成型,這樣的精度在模具生產下,能得到有效保證。”
劉躍很無奈。
只能給他們詳細解釋為什麼為這樣要求。
後蓋很簡單,但是作用卻非常關鍵。
發射時如果無法破開,內部巨大壓力很可能會造成發射筒爆炸,傷害到發射計程車兵。
“而現生產樣品的過程,為了降低成本又必須採用機械加工。要求後蓋能承受足夠壓力,推動火箭彈脫離發射筒,並且還要把後蓋擊破,必須要求工藝上所有零件尺寸保持一致,不然就會出現啞火。這批樣品屬於廠裡自投研發經費,大家應該都清楚。而且必須在這兩天儘快生產出來,以確保部隊首長來視察107單管火箭炮試射工作時,把樣品良好效能展示給部隊首長。”
劉躍沒說多少廢話,誰都明白他話裡的意思。
如果沒辦法在部隊領導面前露臉,甚至連發射都發射不出去,或者發射出去火箭彈啞火,如何讓部隊領導滿意?
那時候,還研發什麼火箭彈?
以後2186廠可能都拿不到訂單。
“目前廠裡的情況大家都知道,要解決這困境,我希望大家充分了解各個車間的生產工藝以及技術水平,不是按照以前的經驗來,隨著設計專案越多,需要的工藝就越複雜。總不能一個工藝就幹出所有的設計,要是這樣,我們需要什麼技術升級,解決什麼工藝裝備跟工藝過程?即使在技術上能保證,可誰能解決成本問題?”
劉躍平時嬉皮笑臉的,跟誰都開著玩笑,到2186廠這麼長時間沒有跟誰發過火,也沒有遇到什麼事兒發過脾氣。
這是他第一次發火。
而且還是對著一幫子頭髮花白的技術員。
“同志們啊,咱們是軍工廠,生產的是對質量要求很高的軍品。在裝備領域上,如果無法保證工藝合理性、有效性、安全性,質量不行,這都不好意思說我們是軍工廠啊,對於這樣的事情,必須改啊……”
鄭建國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樣。
他還真沒想過,廠裡技術能力差,居然差到這種程度。
“咱們技術能力差,我們一直沒找到原因,往往都認為是總部領導給的專案太少,加上當初一院援建時給我們的技術底子太差、人員太少;可現在看來,並不是這樣。為什麼別的單位這些年一直在不停地發展、改進,我們整個技術部門,連個107單管火箭炮的設計都沒搞出來?我們之前多次開會討論研究,我們的設計為什麼得不到上級的批准跟認可,大家都是理由很充足,可誰找過自身的原因?”
呂濤的話,也是極其嚴厲。
劉躍之前沒提這問題,他們沒當回事。
現在劉躍一提出工藝無法實現,甚至會對後續質量產生影響,他們便明白之前火箭炮改型方案為什麼始終都無法透過。
原因無他,就是生產工藝有問題,設計跟生產能力嚴重不相符。
“諸位,其實也沒大家想的那麼嚴重。目前國內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