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兩個開發專案。而我,有信心在接手後,再翻上一兩倍。”聽到這個數字,我心中不禁一震,這確實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挑戰。
對於我來說,海港無疑是一個充滿未知的領域。我不知道未來會遇到什麼困難,但我對楊紅的提議感到心動。我問過所有熟悉海港的朋友,他們都說,那裡是實現夢想的熱土,只要心懷夢想,就一定能在那裡找到屬於自己的成功。其實,我並不太在乎是否能取得世俗意義上的成功,更重要的是,我渴望有這樣一次經歷,去一個陌生的環境,挑戰自我,證明自己的價值。因此,我的想法很簡單,那就是:全力以赴,腳踏實地,做好每一件事,真誠對待每一個人。
坐了幾天的火車,火車終於到了廣州,我們從廣州坐班車到湛江,然後坐輪船過海,然後到海口。
在海口的繁華與喧囂中,我初次體驗到了這座城市的獨特氣息。汽車站的熙攘人群中,楊紅的姐夫來接她,他駕駛著一輛嶄新的賓士轎車,顯得格外引人注目。他禮貌地遞給我一張名片,名片上的燙金字型清晰地印著“海港恆基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恆基”。這個陌生的名字和頭銜,瞬間讓我對這個新環境感到一絲疏離和迷茫。
海口,這個曾經對我來說只存在於地圖上的名字,此刻卻以一種充滿活力和變革的姿態展現在我眼前。然而,這種活力卻帶著一種粗獷和野性的氣息,城市中瀰漫著灰塵,天空被建築工地的煙霧籠罩,彷彿一片烏煙瘴氣的海洋。高聳的塔吊、繁忙的工地、拔地而起的樓房,無一不在訴說著這個城市的快速發展和無盡的野心。
在車上,我靜靜地聽著楊紅和她姐夫的交談。他們談論的話題讓我更加驚訝,楊紅的姐夫提到,他的一個朋友僅僅憑藉一份圖紙,就從銀行獲得了1,300萬的貸款。我無法想象,那僅僅是一張紙,一份設計,卻能換取如此鉅額的資金,這在我聽來簡直像是一種奇蹟。然而,他們卻對此習以為常,甚至帶著一絲自豪和興奮,這就是那個年代的海口,一個充滿機遇和挑戰,以大膽和創新著稱的城市。
我凝視著窗外瞬息萬變的景象,心中湧動著交織的思緒。海口的繁華與無序交織共存,其驚人的發展速度令我驚歎不已,同時也讓我深感自身的微不足道和知識的匱乏。然而,這正是海港奇蹟的寫照,一個由無數英勇夢想和無畏冒險精神鑄就的城市傳奇。我決定,我要去探索這個城市的底蘊,去領悟這個奇蹟的真諦,去觸控這個時代的律動脈搏。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選擇了一條充滿挑戰的道路,而不是輕易接受安逸。我沒有選擇留在楊紅姐夫的公司,儘管他提出的條件相當誘人。他承諾給我每月2萬的底薪,外加專案提成和5%的乾股,讓我全權負責地產專案的營銷。然而,我深知,這樣的選擇並不能滿足我對自我價值實現的追求。我渴望的是一份能激發我全部潛力的工作,而不是僅僅為了生活而工作。
在疲倦與困惑中,我找到了一家旅館暫時安頓下來。第二天,我馬不停蹄地尋找合適的住所,最終租下了一個30平方米的小公寓,月租金1200元,這個價格在當時海港的租賃市場中無疑是一筆不小的開銷,但也從側面反映出海港作為全國領先的經濟區域,其生活成本之高。然而,我並不在乎這些,我需要的只是一個可以安放疲憊身體的地方,一個可以讓我全心全意投入工作的起點。
我買了一輛腳踏車,它成為了我探索海口地產專案的忠實夥伴。我騎著腳踏車,穿梭在海口的大街小巷,每一個地產專案都留下了我深思熟慮的足跡。我詳細地記錄下每個專案的優缺點,分析市場趨勢,我渴望從這些專案中找到我所追求的挑戰和機遇。
我還去見了胡總,那個我曾經仰望的人物。然而,現實中的他並沒有我想象中的那麼風光。他在一家湖南來的公司做營銷策劃,雖然他已經積累了1000萬的財富,但他似乎並不快樂。他請我喝酒,吃大排檔,我們聊了一夜的海港地產。他希望我能去他那裡工作,繼續做他的助手,主要負責營銷策劃。面對這樣的邀請,我深感感激,但我知道,我不能接受。我想要的是一份能讓我獨立決策,自由發揮的工作,而不是再次成為他人的助手。
10天之後,我拿著我最近寫的近5萬字的海港房地產市場調研報告找到楊紅叫他帶我去見李總,我毅然決定加入他們。
恆基地產辦公室總共就三個人,他老婆一個,楊紅一個,李總雖然不認識字,但是看著那厚厚的報告,叫楊紅看了一下,然後說非常好,我就這樣算是進入了他們公司,我是他們公司的第4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