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照歷史記載,回答是肯定的。
《尚書舜典》:在璇璣玉衡,以齊七政。孔疏:璣,衡,王者正天文之器。
這條記載說明了璇璣,玉衡都是天文觀測器材。
東漢大儒蔡邕等主編的《東觀漢記》,是正史之外風評極佳的信史之一,其中有對玉衡非常詳細的敘述:玉衡長八尺,孔徑一寸,下端望之以視星辰。並縣(通懸,璇)璣以象天,而以衡望之。轉璣窺衡以知星宿。璣徑八尺,圓二尺五寸而強。
根據這段描述,玉衡就是一個標準的長筒望遠鏡。轉動璇璣定位星辰,然後用玉衡去觀測,就是古人的科學觀星法。我們都知道,望遠鏡,哪怕是天文望遠鏡,利用的基本光學原理其實都是很簡單的。甚至早在春秋時期,墨家就有相關研究。但是理論轉化到實際,最關鍵的往往不是設計,而是材料。當時適合打磨成凸凹透鏡的材料少之又少。水晶不但珍貴,加工更加困難。玻璃的問題我們後文會提到,總之當時在中原玻璃比玉石還要鮮見。透明石膏恐怕是當時最適合用來打磨成鏡片的材料,但是大塊透明石膏奇貨可居,這才是望遠鏡無法工業化的主要原因。
同理的還有活字印刷。活字的商業化在宋朝出現,但雕版印刷術在南北朝就已經廣泛存在了。從雕版進化到活版,差的並非理論,也並非發明改進,而是活字供應商。所以只要有雕版印刷術,可替換的活版就是可行的技術,但在沒有專業供應商之前,就只能是部分匠人的私技了。
言歸正傳,在本章中筆者提到了古人對岩石月表的認知,這一點與歷史事實相符嗎?答案也是肯定的,只是傳播不廣。古代大儒研究的都是經典大道,琢磨這些奇技淫巧的都屬於雜學,不但影響有限,甚至難覓傳承。
關於月球岩石說,在民間有之。唐代雜記《酉陽雜俎》就曾經記載月宮來客一節,那人說:君知月乃七寶合成乎?月勢如丸,其影,日爍其凸處也。
此人說月球是由七種礦石組成,是一個球形。我們看到的月影,是太陽照射在凸凹不平的表面形成的,這個觀點幾乎無限接近現實。這樣詳實的解釋,很難說是出自憑空想象。
至於嵩山往來地月的天梭,也出自此書。真實幾何,充君一哂。雜俎雖然成書於唐代,但題材是彙編故事集,所述並非都是當代之事。此處也僅僅是用來說明古人對於岩石月表的認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