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萬保與天門,其餘的憑我的實力,完全可以買下來,即便他們不肯,我們也有能力新建,到時沒有生意,也會乖乖服軟,無非是得罪人罷了。”
老榆的臉色卻不容樂觀:“臭小子,別得意的太早,事情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爺爺,您對揚州的情況知根知底,您給說說?”
老榆於是說起兩家鏢行的往事:“萬保鏢行與天門鏢行,是老太爺在的時候,就建立了,他們能做到今天的規模,不是泛泛之輩。萬保的鏢師,或在上京當過差,或是綠林有名的好漢,路子遍及全國,甚至關外也有他們的人。說句僭越的,等同養了私兵。藉著今上解禁商事,萬保沿著主要的商路,沿途設立驛站,遍佈整個中原。商家找他們,一來便利,二來有保障。”
“再說天門,天門的好手或許比不上萬保,卻也絕對不弱流,他們有自己的經營鏈路,天南海北的奇貨,他們蒐羅售賣,供給皇家,做的是達官顯貴的私活。手上自然也有不少把柄。”
這番話下來,骨頭確實硬。元綺似乎想到什麼,問:“我記得,萬保鏢行的當家,與我父親是舊相識。”
老榆眯起眼睛回憶起來:“沒錯,當年國公爺出任潁州,曾找他送過些物資。交情或許談不上,但當年的事情,每一樣件都辦的不錯。他膝下兒子,如今年紀大了,是他的長子當家。長子年輕,性格輕浮,辦事卻可靠,從未有失。次子常年在外,我也瞭解不多。但父子三人皆是習武出身,能將生意做的這麼大,可見是文武雙全,粗中有細之人。不可輕視。”
元綺深深思索,彷彿有了主意:“若我手握其餘五家比鏢行,提出與萬保、天門,成立鏢局聯盟呢?”
老榆說:“不好說,但徹底拿下兩家,機會不大。可若小姐鐵了心,我等自當一試。”
“好,”她看向榆信,“明日你替我出面,找其餘五家聊一聊,另外,打聽打聽萬保和天門的內部情況,記得,別聲張。”
“小姐放心!”
榆信辦事效率高,第二日便按照元綺所說,擬了一份書信,謄抄五份,送往五家鏢行。信中直言,元家有意整合揚州所有鏢行,勸說諸位與元家合作,伺候生意做到一處,不會虧待諸位。
為了元綺到來,榆信下了苦工,這五家鏢行之中,皆有他相熟之人,或是掌櫃的公子,又或是本家的長輩。上至宗族耆老,下至少年,皆有來往。有此苦功,又有元綺開出的優厚條件,兩天內便拿下了五家鏢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