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聖人之道(1 / 2)

"愛書網"網站訪問地址為

方休看著那年輕士子,臉上露出笑容,開口道:“這個問題,並不難解。

只是......在回答之前,我先要問你一個問題。”

年輕士子聽見這話,拱手道:“新安伯但問無妨,學生定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方休笑了笑,說道:“好……

你為何讀書?”

年輕士子怔了片刻,臉上露出思索之色。

而後,回答道:“自然是為了造福天下百姓。”

方休又問:“為何讀書就可造福天下百姓?”

“這......”

年輕士子想了想,回答道:“讀書可明辨是非,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方休聽見這話,搖了搖頭,說道:“讀書可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此乃聖人之言。

而且,這是讀書之用,卻不是讀書之因。”

年輕書生看著方休,拱手道:“那新安伯以為?”

方休道:“我以為,讀書不止要明辨是非,更不止要懂禮,更要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在場的眾人聽見這話,全都是怔在原地,臉上露出震驚之色。

震驚之後,就是深深的思考。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這些話是一個紈絝敗家子,一個失心瘋可以說出的?

他們還沒有從震驚與思索之中恢復過來,就聽見方休繼續道:“因而,讀書不止要讀書,更要格物致知。

何為格物致知?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因而,格物致知在讀書之外,不止要理世事,而且要勞動......

勞動指的便是做工與種地......”

格物致知,在座的眾人當然知道,可是卻與他的理解並不相同。

那年輕士子聽見方休的話,只是覺得有些道理,可是道理在何處,卻又想不明白。

這個時候,方休又道:“依我看,你所困惑的不是讀書,也不是為何而讀書,而是……何為聖人之道!”

此話一出,那年輕士子如醍醐灌頂,整個人一震。

抬眸,看著方休,拱手道:“請先生為學生解惑。”

這已經是自降身份。

兩人都是來參加鄉試的,按照道理,乃是同學。

之前自稱學生,只是因為他身上沒有爵位,在伯爵面前自稱學生,沒有什麼失禮之處。

可是,他稱方休為先生,則代表真正的認可。

旁邊那些認可方休的書生,此刻也是齊齊行禮:“請先生解惑。”

至於那些恥於與方休為伍計程車子,則是用一種十分複雜的目光看著方休。

一方面,他們不認可方休所說的格物致知在讀書之外,可另一方面卻又想要聽他怎麼理解,又怎麼去解釋。

原先,他們都以為這個方休參加科舉是對士子們的侮辱,可是就這麼寥寥幾句話,卻讓他們明白。

眼前這位紈絝並非想象之中那般的不堪,甚至他對於聖人之言,有自己獨特的理解。

而這些理解也並非胡思亂想,而是有一些道理......

方休見狀,臉上露出笑容,緩緩開口:“聖人之道,並不在聖賢之書......”

第一句話就在這考場掀起了一陣風波。

眾人聽見這些話,無論出身寒門還是世家,全都議論起來。

“如果聖人之道不在聖賢之書,那在什麼地方,難道你說什麼是聖人之道什麼就是聖人之道嗎?”

有出身世家計程車子不無諷刺的喊道。

方休看了那人一眼,並沒有生氣,反而露出笑容,淡淡的道:“聖人之道若只在聖賢之書,那朝廷要我們又有何用。

何不在廟堂之上擺放聖賢之書,那麼天下百姓自當安居樂業,國富民安。”

“這......”

那人怔了怔,隨即,臉上露出怒色,開口道:“這是詭辯!”

方休聽見這話,笑了笑,並沒有再理會他,而是繼續道:“聖人之道在聖賢之書,卻又不在。

敢問在座諸位,若一個人心中所想,乃是讓天下的百姓都有飯吃,都有衣穿,都有容身之所,不至於天地為家,顛沛流離。

那麼,這算不算聖人之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