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條充氣快艇展開之後,蘇秉輝少校總算鬆了口氣。
接下來的幾分鐘內,空投下來的充氣快艇陸續展開,搜尋與救助落水人員的行動也同步開始。只是需要充足的時間,主要是落水人員散得太開,而且事發海域風急浪高,對搜救行動產生了嚴重影響。
當然,急也沒有用。
按照蘇秉輝的安排,四十名特種兵分成了兩隊,一隊二十人駕乘五艘充氣快艇搜救落水人員,另外一隊二十人負責接受與處理空投下來的裝備物資。找到與救起落水人員只是搜救行動的第一步,接下來還要為他們提供必要的幫助,比如讓他們穿上保暖外套,吃點高熱量食物,以及救治傷勢較重的人員。
只是,最為重要的是找到那幾名倖存下來的肇事者,並且確保他們的生命安全。
其實,這是蘇秉輝少校的首要任務。李佑廷明確無誤的告訴蘇秉輝,哪怕那些傢伙犯下的罪行罄竹難書,他們掌握的證據能挽救更多人的性命,所以就算需要犧牲自己的性命,也要把他們活著帶回去。只有把他們送上法庭,讓他們受到法律制裁,才能夠杜絕類似的事件再次發生。
如此重要的任務,蘇秉輝顯然不會交給其他人。
所幸的是,頭頂上空有一架空軍的大型無人偵察機,而且拍下的影象實時傳輸到了蘇秉輝攜帶的單兵電腦上。
不到十分鐘,蘇秉輝駕乘的充氣快艇就靠近了聚集在一起的肇事者。
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多了。面對黑洞洞的槍口,這些倖存下來、顯然希望保住小命的肇事者做出了理智選擇。在交出隨身攜帶的武器,並且接受搜身檢查之後,他們被逐一拖上充氣快艇。其實也不是很多,總共只有七個,其中兩個受了重傷,另外五個的狀態也只算得上是勉強。
此時,搜救巡邏艦上的落水官兵的行動也差不多快完成了。
能夠如此順利,主要是巡邏艦上的官兵紀律嚴明,而且有幾艘充氣救生艇,在落水後聚集在一起等待救援。營救行動,其實就是把這些官兵從沒有動力的充氣救生艇轉移到充氣快艇上,以及提供一些必要幫助。
讓蘇秉輝沒有想到的是,被救起的除了幾十名巡邏艦上的官兵,還有一名飛行員。
當然,不管是誰,先救起來再說。
最後一批官兵轉移到充氣快艇上的時候,時間已經過去了差不多四十分鐘。主要是風浪太大,而且充氣救生艇與充氣快艇小得可憐,根本無法固定。此外,巡邏艦的官兵早已全身溼透,在寒風中煎熬這麼久,體溫嚴重降低,行動極為不便,因此導致營救的時間比預期的多了很多。
其實,蘇秉輝他們提前了二十分鐘完成營救行動,計劃的是一個小時。
只是,這根本不算迅速。
在把部隊集中起來,讓手下清點救起來的人員時,蘇秉輝的單兵電腦發出了尖銳的警報聲。
聲響透過無線耳機傳入蘇秉輝耳朵,其他人沒有聽到。
蘇秉輝哪敢有半點遲疑,立即下達疏散命令。不到五分鐘,十艘充氣快艇就朝四面八方散開了。
這個時候,事發海域西面二十千米處,兩架海航的j-11c戰鬥機已經用火控雷達鎖定了東面六十千米之外,距離海面不到兩百米的高度上,以每小時數百千米的速度向事發海域飛去的四個目標。
不是扶桑的戰鬥機,而是扶桑戰鬥機投下的四枚防區外彈藥。
這是一種依靠火箭助推,最大射程達到二百四十千米,即便全程低空飛行也能達到一百二十千米的滑翔炸彈。因為由gps訊號提供中繼制導,加上打擊的是固定目標,所以投放這些炸彈的扶桑戰鬥機沒有使用火控雷達,而且在投下炸彈後就轉向返航了,沒有被巡邏的華夏戰鬥機發現。
如果不是那架kj2000已經飛到了事發海域西面一百五十千米處,兩架j-11c也無法及時發現這四枚滑翔炸彈。
情況緊急,兩架j-11c的飛行員也管不了那麼多了,一股腦把攜帶的pl-12全部射了出去。此外,這兩架j-11c在第一輪空戰結束後趕到,已經巡邏了一個多小時,很快就會因為燃油即將用光而返航,所以兩名飛行員也沒有多少顧慮,反正回去之後就能補充彈藥,後方的指揮官更不會責怪他們浪費寶貴的導彈。
只是,pl-12要打的不是戰鬥機,而是小得多的滑翔炸彈。
雖然滑翔炸彈不會在遭到導彈攻擊時進行機動規避,而且兩架j-11c全程使用火控雷達照射目標,採用命中率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