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3 / 4)

我國,專指一個國家中智勇雙全、才能出眾的人。《戰國策·趙策》就有“知伯以國士遇臣,臣故國士報之”的表述。《史記》在描寫韓信的《淮陰侯列傳》中,也提到“諸將易得耳,至如信者,國士無雙”。洛克希德案中涉嫌充當行賄受賄“掮客”的兒玉譽士夫,當時就被稱為日本的“國士”。表面上他是一個熱心慈善事業,愛好哲學,痛恨官僚腐敗,對金錢無慾無求的人。但實際上,兒玉二戰前為日本右翼“行動派”代表人物之一,二戰後是日本多個黑社會組織的實際控制人、政經界幕後黑手、美國中央情報局在日本的代理人,對多位日本重要政治人物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鳩山一郎組建民主黨時曾經得到過他的資金資助,岸信介則曾經是他在巢鴨拘留所時同為二戰甲級戰犯的獄友。政治家河野一郎中國人比較熟悉的日本政治家河野洋平的父親,是自由民主黨內的實力派國會議員。歷任行政管理廳長官、經濟企畫廳長官、農林大臣、建設大臣等要職,在20世紀60年代初曾被認為是內閣總理大臣的有力人選。、大野伴睦等人更是與他交情匪淺,1960年兒玉譽士夫給自己辦了一個“生人葬”,對於如此荒誕不經的事情,這兩位礙於情面,還親自跑去“送葬”,上香“祭拜”。據說,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1982年出版的小說《尋羊冒險記》中的那位“先生”,就是以兒玉為原型構思出來的。

要說其實這位一度權傾日本黑白兩道的兒玉出身還是比較貧苦的。明治維新後日本武士階層失去特權地位,1911年2月,出生在日本福島縣一個武士家庭的兒玉譽士夫對這種社會地位的變化是有深刻體會的。他本姓山田,後隨當醫生的養父改姓兒玉。青年時代,他還曾被送往在朝鮮半島的一個親戚家生活,兒玉的親姐姐後來也嫁往朝鮮半島。兒玉回到日本,從“京城商業專門學校專門學校(相當於我國的中專、職業技術學校)。”畢業後,一度當了一段時間工人。這位“國士”兒玉譽士夫,是不是真的智勇雙全值得商榷,但作為二戰前侵略性極強又好鬥的日本右翼“行動派”代表人物,他對於暴力的崇拜和喜好是毋庸置疑的。

1931年(昭和6年),時任大藏省大臣井上準之助因為實行緊縮性財政政策,大幅壓縮軍費得罪了日本軍部。受右翼思潮控制的輿論一邊倒地將日本經濟遇到的困難、國內國民生活的困苦都歸咎於犬養毅政府,特別是井上這個主管經濟的大藏大臣。年僅20歲的兒玉譽士夫給井上準之助寄去過一封附著短刀的信稱,“這把刀是用來護身,還是用來切腹自裁,請自由決斷”,言下之意:與其被我們刺殺,不如你自己自殺算了。因為這封威脅信兒玉被判入獄5個月。出獄後不久,兒玉譽士夫又糾結右翼組織“天行會·獨立青年會”的一幫同夥,計劃先用炸藥炸掉東京的發電站,再乘黑暗殺掉當時的政府政要,實現政變的目的。結果在準備手榴彈時發生意外爆炸,兒玉逃走後遭人舉報,在藏身之所被警察包圍,他用手槍自殺未遂身負重傷,隨後被判處4年6個月有期徒刑。

這個時期的日本,瘋狂而偏執。只要打著“忠於天皇”的旗號,披上“愛國主義”的外衣,殺人、侵略等一切非法行為都會獲得狂熱的擁戴。遭兒玉威脅的井上準之助最終還是於1932年3月被右翼政治團體“血盟團”暗殺,同年5月犬養毅首相在自己家被山岸宏、三上卓等11名海軍年輕士官槍殺。日本國民不但不譴責暴力,還透過“上血書”、“寄手指”等方式為11名士官請願,要求從輕發落這些“愛國”青年。在此背景下,兒玉譽士夫的恐怖行徑,也沒有遭到譴責,反而被視為“忠君愛國”的表現,一舉奠定了他在“行動派”右翼中的地位。

第21節,

二戰結束後兒玉譽士夫也沒有放棄自己對於暴力的“信仰”。1959年(昭和34年),兒玉曾與獄友岸信介約定,後者將在辭職後把首相寶座交給兒玉的“好友”大野伴睦。然而在後來的自民黨總裁選舉中,岸信介實際支援的是池田勇人。兒玉譽士夫大怒,派出受自己控制的右翼政治團體“大化會”原會員荒牧退助在新首相就任慶祝儀式上試圖刺殺岸信介未遂。二戰後兒玉譽士夫還曾試圖以“東亞同友會”的名義將日本國內的黑社會組織都統合起來,港臺警匪片中經常出現的日本黑社會組織“山口組”反對此設想,結果,兒玉譽士夫又派出其控制的東聲會會員木下陸男槍殺山口組重要人物田中清玄,導致田中受重傷。其實說起來,山口組二戰後的“中興”還與兒玉的幫助密不可分,所以他才會對於山口組“忘恩負義”、“不聽招呼”感到怒不可遏。山口組起源於日本港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