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現是部下很願意聽他“教訓”。但是,如果你不服氣,發牢騷,那麼,這種做法產生的負效應將會讓你和上司的感情距離拉大,關係惡化。
事實上,上司的“責罵”也含有忠告、指示和鼓勵的意味。他的批評其實也可以看作是對你的重視和鞭策。正因為他的眼裡有你這個員工,他才會注意你的錯誤,希望透過指責的手段促使你的進步和發展。如果做下屬的人在面對上司的批評時,表現出一副很不服氣的神情,私下裡滿腹牢騷,不僅無法理會上司的真心真意,還會招惹上司的嫌惡。
退一步來說,即使上司對你的批評沒有什麼附加意義,只是一次簡單的訓斥,你也可以透過得當的處理,利用好它。讓它成為讓你走進上司視線,受其關注的一次契機。這些總比由於你的牢騷引起上司與你對立的結果要好得多吧。
(3) 切勿當面頂撞
當然,有時候在公開場合受到上司的批評指責,自己難免會覺得難堪。特別是當你覺得上司的指責很沒有道理的時候。在周圍同事眾目睽睽之下,你可能會為了自己的面子,失去冷靜,反駁上司的批評以顯示自己的無辜。這樣的一時快意的“英雄”壯舉,換取的可能僅僅是同事的一絲同情,留給上司的卻是加倍的震怒和斥責,最終受害的還是自己。
俗話說“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把上司的一頓責罵就當是一場暴風雨,風暴過後自會平息,你又不曾損失什麼,何不審時度勢,選擇迴避。一名合格的員工就要學會壓制自己的情緒化衝動,理智地看待是非,特別是在上司面前。
發生這種情況,既然你都覺得自己下不了臺,那反過來想想,如果你當面頂撞了上司,上司同樣下不了臺。如果你能在上司發威風時給足他面子,起碼能說明你大氣、大度、理智、成熟。只要這上司不是存心找你的茬,冷靜下來後他一定會反思,你的表現一定會給他留下深刻而難於磨滅的印象,他的心裡一定會有歉疚之情。
(4) 不要把批評看得太重
時常有這樣的員工,遭受上司的批評後,就像霜打的茄子一樣—— 蔫了,充滿悲觀的情緒,把上司的批評當作世界末日。這種心態是錯誤的,他們完全沒有必要把上司的批評看得太重。
其實受到一兩次批評並不代表自己就沒前途了,更沒必要覺得一切都完了。上司批評你主要還是針對你所犯的錯誤的,除了個別有偏見的上司外,大部分的領導都不會針對員工個人的。
上司的本意是透過批評讓你意識到錯誤,避免下次再犯,並不是覺得你什麼都不行,對你進行打擊。如果受到一兩次批評你就一蹶不振,打不起精神,這樣才會讓上司看不起你,今後他可能也就不會再信任和提拔你了。
(5) 受到批評不要過多解釋
受到上級批評時,反覆糾纏、爭辯是沒有必要的。如果你的目的僅僅是為了不受批評,當然可以“寸土必爭”、“寸理不讓”。可是,一個把上司搞得筋疲力盡的人,又談何晉升呢?
美國的西點軍校裡有一個廣為傳誦的悠久傳統,就是遇到軍官問話時,只有四種回答:“報告長官,是!”、“報告長官,不是!”、“報告長官,不知道!”、“報告長官,沒有任何藉口!”除此之外,不能多說一個字。假如軍官問你:“為什麼不把皮鞋擦亮?”如果你試圖解釋:“哦,鞋髒了,我沒時間擦。”這樣的回答得到的只能是一頓訓斥。軍官要的只是結果,而不是喋喋不休、長篇大論的辯解!
。 想看書來
四、主動承擔責任(5)
一名合格的員工,在遇到上司的批評時,也要明白這一點:上司看到的只有結果,他沒興趣聽你敘述如何導致那樣的結果。
3。 不要貶低別人提高自己
人在遭受挫折與不公正待遇時,往往會採取消極對抗的態度。不滿,通常引起牢騷,希望獲得別人的注意與同情。這雖是一種正常的心理自衛行為,但卻是許多老闆心中的痛。大多數老闆認為,牢騷和抱怨不僅惹事生非,而且造成組織內彼此猜疑,打擊團隊士氣。
因此,當你牢騷滿腹時.不妨看一看老闆定律:第一條,老闆永遠是對的;第二條,當老闆不對時,請參照第一條。
一個受過良好教育、才華橫溢的年輕人,長期在公司得不到提升。他缺乏獨立創業的勇氣,也不願意自我反省,養成了一種嘲弄、吹毛求疵、抱怨和批評的惡習;他根本無法獨立自發地做任何事,只有在被迫和監督的情況下才能工作。在他看來,敬業是老闆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