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疏壓手段有很多,充足的睡眠、運動,適當飲用咖啡和茶等含有咖啡因的飲料都可以實現。 另外,在飲食方面,少吃一些油膩的食物,多食用富含纖維的食物如芹菜、豆類等可以幫助 身體機能的恢復,減少機體壓力。
除了上述幾個建議之外,排解壓力的最好宣洩方法是哭泣。
從生理學上講,眼淚中含有大量的鈉和其他一些元素,它的排出,可以將這些多餘的元素帶 出體外,同時讓眼睛內部的副交叉神經佔據主導地位,使主交叉神經暫停工作,從而達到放 松的效果。同時,從心理角度來說,哭泣產生的宣洩感是所有行為中最大的,尤其是當人們 在號啕大哭的時候,更能有效地排遣自己內心的壓力。因此,我們在年幼的時候,遇到不痛 快的事情放聲大哭,其實就是自我舒緩內心壓力的表現。
不過,成年人尤其是男人的自尊心理,讓他們無法像孩子一般隨時放聲大哭。不過當 沒有人的時候,就不一樣了。透過進一步瞭解,我發現莫先生其實是個較為感性的人,於是 建議他獨自在家的時候嘗試哭泣療法。可以看一些悲傷的電影、小說,幫助自己哭出來。而 且,我強調了,哭泣的時候不要壓抑,應當任情感自由宣洩,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舒 緩他內心的抑鬱。
幾周後,我又見到了莫先生,他告訴我,儘管現在心理壓力仍然很大,但是經過那些 方法的調整已經好多了,至少不再厭倦這份工作。現在的他,已經將目標定在了專案經理的 位置上。而他的愛情,也因為心情的好轉被及時拯救了回來。
Question 2心理空虛症的消除
工作壓力大了,人會吃不消,但是失去工作目標,一樣會讓人受不了。
“工作、吃飯、睡覺”三點一線的現代都市生活,好似一個大鐘擺,單調地做往返運動,周 而 復始,很容易讓人產生倦怠感。這種被催眠般的倦怠感潛移默化地毒害著我們的生活和工作 。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感到生活空虛,工作乏味,提不起精神。據社會心理學調查顯示,這種 “心理空虛症”在步入職場3到5年的人群中最常見。
劉小姐給人的第一印象相當不錯,相貌出色,談吐大方,舉止得體。年滿26歲的她,大學畢 業後就進入一傢俬企從事文職工作,因其突出的外貌條件和開朗的性格,剛滿試用期就被選 為董事長秘書,成為很多人羨慕的“老闆身邊的紅人”。工作3年中,她不但能處理和安排 好老闆的日常事務,同時因為良好的修養和性格,還拓展了自己的人際關係,屬於“大牌丫 鬟”級別的白領。
現在每天的工作對於劉小姐來說是輕車熟路,對老闆的脾氣也摸得很透了,照理說,她應該 是很順心的。但是,最近兩個月來,劉小姐總是感到生活很單調,有種心力衰竭的感覺。雖 然每天的工作都被排得滿滿的,但是卻覺得內心越來越空虛。精神上的萎靡不振,讓她的身 體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最近她總是非常容易感冒,而且一感冒就會發燒,身體抵抗力呈 現下降的趨勢。搞不清楚自己到底出了什麼問題的劉小姐,透過朋友介紹找到了我,想向我 進行諮詢,以解除自己工作和精神上的困惑。
“我最近老是想辭職,重新選個工作,但是又覺得自己沒學到什麼,怕跳槽後還不如這裡已 經熟悉的環境好。”劉小姐說出了自己目前的想法。
“你原來剛開始做這個工作的時候,也有‘沒學到東西’的感覺嗎?”
“其實,以前的我不是這個樣子,那時候有新鮮感,雖然工作中我也犯過不少錯誤,但是總 的來說,那時候渾身充滿了激情和動力。現在工作都很熟練了,也就沒那麼用心了,也越來 越覺得現在做的工作沒意思。”
人類的天性就是喜新厭舊的,實際上,職業諮詢中經常會遇到類似劉小姐這樣在工作中產生 空虛感的人。往往在剛開始工作的時候,因為新鮮感還能努力工作,但隨著時間推移, 工作完全熟悉以後,先前的激情不復,就會出現厭倦的情緒。《孟子》有云:“生於憂患 ,死於安樂。”沒有挑戰的工作最終會消磨掉人們職業生涯的動力。任何一份工作熱情都 是建立在明確目標的基礎上的,有了目標的工作,才不會因為短暫的新鮮感的消逝,而出現 厭倦和空虛感。
BOOK。←紅←橋書←吧←
第4節:第一章 破解工作中的困惑(3)
透過長達兩小時的交談,更深層次地與劉小姐交流,發現她的潛意識裡總是擔心別人總戴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