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霸雖然上任不到半年,對治下出現這樣的大案,也是感到顏面無存,親自上奏朝廷,直言:“如果五天破不了案,微臣甘願引咎辭職。”
為此,雄霸直接調遣閩南警備師團,配合三百餘名精幹衙役,直接奔赴【小刀會】門派駐地拿人。
如果敢反抗,雄霸自然是不惜動用鐵血手段。
在朝廷勢力面前,像【小刀會】這樣的小型門派,跟土雞瓦狗也沒什麼區別。此番犯案,也是極個別弟子鬼迷心竅,走向邪路。
為了不招來滅頂之災,【小刀會】不敢怠慢,派出兩百餘名弟子,配合朝廷緝拿兇犯,僅僅三天,十三位犯案弟子就全部落網。
殺人償命,天經地義。
經閩南總督衙門內政署審理,直接判處十三位犯人死刑,於此同時,追究【小刀會】管教不嚴之職以及相關連帶責任。
按律,直接將【小刀會】這一門派取締,消失在江湖之中。
直到四月中旬,這一件被鬧得沸沸揚揚的大案,才算塵埃落定。在處決人犯之後,閩南總督雄霸親自趕往朱府弔唁,告慰亡靈。
事情雖然過去,餘波卻還在繼續。
大夏尚武,民間武館、門派不計其數,遵紀守法還好,可一旦貪心四起,就對郡縣治安構成巨大威脅,隨時都可能爆炸。
俠以武犯禁,可不是說說而已。
因此,在“四五大案”爆發之後,歐陽朔意識到,必須在朝廷層面組建一個機構,來監管天下武林,使得這股力量不越界。
這當然不是一件輕鬆之事。
但凡武者,或者是江湖俠客,嚮往的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仗劍江湖”瀟灑生活,最是不願受約束。
歷朝歷代,這樣的機構公職人員,都被武林人士稱之為“朝廷鷹犬”。
如果歐陽朔是一位俠客,怕也不願朝廷干涉江湖,可站的陣營不同,想法自然就不一樣,歐陽朔絕不允許治下,有這樣一股不受約束的力量。
監管,勢在必行。
“四五大案”就是一個絕佳契機,正好堵住江湖人士的嘴。
歐陽朔行事向來雷厲風行,既然打定主意,就不會有任何遲疑,當即下詔,組建武運司,設指揮使,負責監管天下武林。
跟山海衛等機構一樣,武運司直接聽命於歐陽朔,雖然只是一個司級機構,指揮使也不過正五品,卻是真正的位高權重。
尤其是對武林人士而言,更是夢寐以求的職位。
說白了,一旦武運司在朝廷的支援下運作起來,武運司指揮使也就跟武林盟主一般無二,在江湖上的地位至高無上,可謂無冕之王。
武運司指揮使,就是歐陽朔在江湖上的代言人。
因此,在朝廷組建武運司的訊息流出去之後,對此職位感興趣者不知凡幾,就連一些超級門派的首領都毛遂自薦。
歐陽朔當然清楚,武運司就是一柄出鞘的利劍,運用的好,能替朝廷有效監管江湖;可一旦交到別有用心之人手中,就可能反噬。
一個不好,就會培養出一位野心家。
因此,武運司必要交給一個既有能力,又絕對可靠之人手中。
如果宋佳沒有退居幕後,是最合適不過的人選,歐陽朔只能退而求其次,準備將其叫到小姨林靖手上。
可林靖還在羽林軍任軍團長一職,同樣很關鍵。
尤其是羽林軍新建,林靖正在名將湯和的輔佐下,學習兵法以及如何打仗,正是最關鍵的時候,無法脫身。
鑑於此,歐陽朔想了一個折中之法,決定任命東籬劍派長老林越,暫時擔任武運司指揮使一職,以為過渡。
第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戰略級武器裝備
蓋亞七年四月,除了組建武運司,歐陽朔還非常關注軍工科技最新進展。
經過去一年工業化成果轉化,皇朝軍工產業迎來又一次重大突破,表現最惹眼的就是戰略級武器裝備領域。
在海軍領域,大夏第一艘鐵甲艦終於在北海灣下水。
初代鐵甲艦,就是木質材料的艦船在外層包上厚厚的鐵甲,用來抵禦攻擊,船上配備大量火炮,全長23米,橫寬13米。
大夏早在蓋亞五年中旬,就已經研發成功初代鐵甲艦,因為該種戰艦實用性不高,並未在海軍中大規模列裝。
第二代鐵甲艦則搖身一變,成為鋼製、設有炮臺的戰鬥艦與巡洋艦,已接近二十世紀近代艦艇的水平。
蓋亞七年